近日,国际航运与半导体行业因中方一项反制措施而掀起波澜。一艘挂着美国旗的“曼努凯”号货轮在宁波港靠岸时,被征收了446万特别港务费,这一举动看似平常,却如推倒多米诺骨牌般引发了连锁反应。丹麦马士基、德国赫伯罗特等航运巨头迅速将旗下挂美国旗的船舶调离,转而选择韩国釜山作为新航线。
10月9日,商务部连发三道关于稀土的公告,明确规定:只要使用了中国稀土技术在国外生产的产品,且稀土含量超过0.1%,想出口就必须经过中国审批。这一政策直击要害,因为高端芯片中的关键材料“镝”“钕铁硼”均依赖中国供应,而全球95%以上的稀土分离产能掌握在中国手中。一旦供应收紧,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都将受到冲击。
美光科技成为首个“倒下”的美国半导体巨头。10月17日,该公司宣布退出中国数据中心业务,这一决定背后是每年34亿美元的收入损失,占其全球总收入的12%。尽管美光将原因归咎于关税和网络安全审查,但业内人士清楚,其存储芯片中稀土含量超过0.3%,一旦审批受阻,生产线将不得不停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撤离。
台积电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其最先进的3纳米产线严重依赖“镝”,每年从中国大陆进口超过6000吨稀土,而全球92%的供应来自中国。一旦审批出现问题,良品率可能暴跌20%至30%,这对于每天烧钱数百亿美元的工厂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更糟糕的是,台积电此前赴美建厂,却遭遇补贴拖延、人力成本高昂、进度缓慢等问题,客户催货不断,如今可谓骑虎难下。
阿斯麦也未能幸免。该公司总裁虽强撑表示“在华销售额下滑不是坏消息”,但谁都听得出来其中的无奈。阿斯麦制造EUV光刻机所需的“氧化镥”抛光液、“钕铁硼”磁控部件均依赖中国供应,目前库存仅够支撑8周。一旦审批拖延,交付周期将从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违约赔偿将令公司难以承受。
有趣的是,连航运公司也开始裁撤美国籍高管。由于政策明确规定,只要有美国资本或经营背景就得收费,为了避险,公司只能选择换人。短短时间内,相关岗位减少了两千多个,美国本土就业也受到波及。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底气不仅来自稀土。北京大学已研发出高精度模拟计算芯片,清华大学更是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就连英伟达CEO黄仁勋也承认,中国本土AI芯片已经能够与H20对标。以往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封锁来遏制中国发展,如今却发现自己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