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掌控8000亿资产的资本大鳄姚振华,如今却面临举步维艰的局面。2023年7月19日傍晚,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前往中炬高新中山厂区调研时,竟被保安拒绝进入。宝能方面称,姚振华已表明身份,但仍被拒之门外,双方僵持十余分钟。对此,中炬高新回应称,因姚振华未预约且已过下班时间,加之当时供电抢修,故未放行。中炬高新作为宝能集团的重要投资对象,其回应无疑折射出宝能集团当前的财务困境与法律纠纷。

回溯姚振华的资本之路,1998年,他通过蔬菜实业积累了一定资本,并在福田区获得一块土地,开发了中港商业城项目。2000年,该项目正式开盘,姚振华一举获得过亿利润。同年,他创立了深圳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房地产领域,开启了宝能集团的辉煌篇章。
然而,真正让姚振华名声大噪的,是他当年对万科的全力收购。这位被称为“野蛮人”的宝能集团董事长,曾斥巨资下场收购万科股份,几乎改组万科董事会,夺得万科的控制权。尽管万科董事长王石公开表明不欢迎姚振华入主,但姚振华的野心与手段不容小觑。若非国家队出手干预,万科或许早已落入姚振华之手。

2015年7月11日,宝能系通过前海人寿斥资80亿元买入万科5%的股份,完成第一次举牌。仅仅13天后,宝能系再次举牌万科,通过钜盛华再次购入5%的万科股权,整体持股比例上升至10%。8月26日,宝能系第三次举牌,持股增至15.04%,一举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这一系列动作,无疑向市场展示了宝能集团的雄心与实力。

面对宝能系的增持,万科管理层迅速采取反制措施。王石以姚振华“信用不够”为由,拒绝其成为第一大股东。随后,华润在二级市场增持万科股票,重新夺回第一股东位置。安邦、深铁、恒大等也相继入场,使得万科股权争夺战愈发激烈。最终,在监管部门的干预下,王石从万科退休,宝能系获利300多亿退出,华润和恒大的股份出售给深铁,深铁以29.36%的持股成为万科第一股东。

那么,姚振华当年为何要不惜一切代价收购万科呢?原因其实直白而深刻。首先,万科当时攒着400亿利润未分给股东,若姚振华能拿下万科的控制权,这笔巨额利润将直接落入其囊中。其次,姚振华在金融圈的运作能力极强,他早已看穿万科搞的“体外循环”——即将部分业务、资金藏在明面上的公司体系外操作。在他看来,这都是可以利用的小套路。

此外,2015年由于股灾影响,万科的股价被严重低估。加上万科在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影响力,姚振华背水一战收购万科,从战略上看无疑是一步妙棋。宝能集团业务涉及多个领域,收购万科可以进一步拓宽其在房地产领域的影响力,利用万科的品牌和市场地位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收购万科后,宝能的影响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毕竟,在收购万科之前,很少有人会认识宝能和姚振华。而收购万科后,姚振华在资本市场上成为了响当当的人物。收购万科这样的行业巨头,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宝能系在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力,还有助于巩固其在资本市场的地位,使宝能系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话语权。

终于明白为什么姚振华当年要尽最大努力收购万科了!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相互讨论,共同探讨这一资本市场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