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因病离世,享年103岁。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学术界,新华社、人民日报、清华大学等权威媒体纷纷发文悼念,表达对这位科学巨匠的深切缅怀。

清华大学在18日傍晚特别设立了“杨振宁吊唁处”,对外开放7天,以供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表达哀思。吊唁处自开放以来,前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门外排起了长队,足见杨先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杨振宁生前在美国任教长达32年,深受学生爱戴。学生们在他去世后,凌晨便前往他的办公室献花,并留言“good night”,以表达对这位伟大导师的敬意。

10月19日,杨振宁的夫人翁帆通过《光明日报》发表悼念文章,深情写道:“有他多年的陪伴,何其有幸。”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对杨先生的深厚感情,令人动容。

杨振宁成就非凡的一生,背后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陪伴。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探寻他的家人们,看看他们都在哪些领域发光发热。

杨振宁的祖父杨邦盛,是清末的一名秀才,智商超群,后来一直从事文书工作。他娶了一位王姓女子为妻,1896年生下了儿子杨武之。

遗憾的是,杨邦盛和妻子身体都不好,在杨武之9岁时便相继离世。杨武之由叔叔抚养长大,但他从小品学兼优,后来考入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本科”,毕业后回到母校安庆中学任教。
因不满学校的管理制度,杨武之决定出国留学,并顺利通过了留学考试,成为“安徽省的第一批公费留学生”。

出国前,叔叔安排他与“指腹为婚”的罗孟华完婚,并于1922年10月生下了长子杨振宁。杨振宁未满周岁时,杨武之便赴美留学,直至长子6岁时才归家,期间的心酸和波折难以言表。

杨武之在留学期间,数学天赋得到了充分挖掘,很快便发表了多篇论文,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又2年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因数论研究获得博士的第一人”,意义非凡。

杨武之归国后,先后受聘于厦门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发掘了华罗庚、陈省身等大量优秀数学人才。他是个十分有爱国情怀的人,在美国时多次受到挽留,但一想到国家民族还需要他,便都摇头拒绝了。

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杨武之先后两次去看望儿子,希望他能回来报效祖国。但母亲罗孟华却坚决反对,当时国内物资短缺,生活困难,她不忍儿子受苦。

1964年,杨振宁加入美国籍,这让杨武之心痛难耐,内心对儿子有了芥蒂。此后多年,他数次劝儿子归国,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1973年,杨武之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1997年,杨振宁在自己的书中写道:“我知道,父亲临终前对于我放弃故国,心底始终没有宽恕我。”这件事成了杨振宁半生的遗憾,所以1999年退休后,他决定回国,并在2015年放弃美国籍,弥补了父亲的遗憾。

杨振宁的母亲罗孟华曾读过私塾,杨武之赴美留学后,她独自抚养杨振宁6年,并在其4岁时开始教他认字,算是儿子的启蒙老师。丈夫归国后,罗孟华又先后生下了儿子杨振平、杨振汉、杨振复和女儿杨振玉。

杨振宁作为大哥,不但学习好,还是母亲的好帮手。他每天晚上都会给弟妹讲故事、辅导功课,一直是弟妹的榜样。杨家的几个孩子个个智商高,从小是学霸。复旦大学的女校长谢希德曾说:“父亲小时候常常拿‘杨武之的孩子’来教育鞭策她。”

杨武之离世后,杨振宁将母亲接到了香港居住,此后还带着母亲去过美国旅行,母子俩感情很深。因为工作原因,杨振宁无法长居香港,他便斥巨资给母亲买了房子,雇佣了老家的亲戚来照顾她。

1985年罗孟华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后,杨振宁对母亲的照顾无微不至,令周围人无不动容。这一年,罗孟华的幼子杨振复因病离世,对她的打击很大,也令她的身体状况急速下滑。

1987年9月,罗孟华离开人世,随后和丈夫杨武之、幼子杨振复合葬于苏州某墓园。大弟杨振平也是一位数学天才,1948年和邓稼先一起去美国留学,两人生活拮据,一直是杨振宁在资助他们。
后来邓稼先回国,默默为祖国奉献了一生。杨振平则在国外任教40年,曾写过一本书《父亲和大哥》,感恩杨振宁长兄如父。

二弟杨振汉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工机械专业,后来一直从事冶金和建筑工作,还在对外经贸部门担任过要职。除了企业发展得好,杨振汉还是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2021年还曾被评选为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杨振汉的妻子谭茀芸也是一位大富豪,早年两人是同行,夫妻俩在上海、香港等地拥有多家企业。谭茀芸还曾参与过香港回归筹备工作,后来担任过“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社长和经济部部长,能力非凡。

实事求是的说,杨家的基因非常好,儿女们个个智商高,且家族有长寿基因。杨振宁的两儿一女,从小都是学霸,个个毕业于名校,后来全部成了行业的领头羊。

长子杨光诺毕业于美国的密歇根大学,毕业后从事计算机研究,曾参与过“量子霸权”项目,后来转型成财务顾问,一直在美国生活。
次子杨光宇和女儿杨又礼,均毕业于康奈尔大学,杨光宇后来专注于化学领域,杨又礼则成了一位医生。

杨振宁生前将自己的存款和专利收入18亿元,全部留给了三个孩子。翁帆则拿到了他们婚后每月上百万元的薪水,以及清华大学别墅的永久居住权。

如此看来,杨振宁是早就做好了打算。他把和杜致礼在一起的东西给了孩子们,把和翁帆在一起的东西留给了翁帆。望一路走好,已经回国的杨振宁,终于可以去见地下的父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