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大阪西城区居民与中国民宿的矛盾日益突出:昔日贫民窟,如今成了“新中华街”

时间:2025-10-20 11:43:17 来源:日本物语 作者:日本物语

清晨的大阪天下茶屋站,空气里混着地铁的轰鸣声与咖啡香。行李箱在地砖上滚动,声音沉闷又急促。


成群的中国游客从民宿中走出,有人去关西机场赶早班机,有人准备搭地铁去心斋桥购物。这样的画面,如今在大阪西成区,几乎成了每日的日常。


可在那些还留在这里生活的老居民眼里,这种“热闹”,更像是一种打扰。

六十九岁的阿部先生已经住了大半辈子。最近他几乎每晚都被噪音吵醒。夜里,总有人在街边放烟花,垃圾随意堆在门口。打电话投诉,电话那头的民宿老板永远不在日本。即便找上门,也多半语言不通。


“半夜能听到各种声音,但没人能管。”他叹了口气。

西成区原本就是大阪最复杂、最特殊的地区。这里过去被称为“日本最大贫民窟”,聚集着日雇工人、流浪汉与社会边缘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常有冲突与暴乱,警察巡逻时都不敢单独进入。直到近年来,日本社会老龄化、房产空置率飙升,这片地价低、房屋多的区域,才逐渐成为外来资本的新目标。


尤其是中国来的经营者。从2001年的约1万5千人,到2024年底的约5万2千人,居住在大阪的中国人增加了247%。近两年,每年增长约6000人。西成区的面貌,也被悄然改写。


过去街头的流浪汉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提着行李箱的游客。那条臭名昭著的“爱隣地区”,曾经是工棚和简易宿舍聚集地,如今大半已改建成民宿与酒店。2005年,这里的人口还有2万5千人,如今只剩1万8千。大部分老建筑被低价收购,业主换成了中国投资者。毕竟,这里的房子太便宜。


天下茶屋站、新今宫站一带,连通关西机场与南区的繁华地段,交通便利,但因为治安口碑差,房价长期被低估。一栋两层的老民居,改装成民宿,几乎不费什么成本。如今,0.2平方公里的松地区,就集中了超过50家特区民宿。单人房一晚五千日元,游客几乎络绎不绝。


2016年大阪推出“特区民宿”制度,本意是缓解住宿不足。只要通过认证,就能全年营业,比旅馆自由得多。于是,闲置公寓、空屋、老店面被迅速改造成民宿。


据市政府统计,全大阪有约6700家特区民宿,其中三成集中在西成区。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居民投诉暴增,光是2024年度就达到399件,比前一年翻倍。有人抱怨噪音与垃圾,也有人担心街区治安恶化。大阪市在9月底宣布暂停新申请,并从11月起成立监管团队,计划对全市民宿展开调查,发现违法就吊销许可。


但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这不过是“止痛药”。“他们不在这吃饭、不买东西,只留下噪音跟垃圾。”一名餐饮店老板摇头,“这些特区民宿,到底是为谁开的?”

这句话几乎成了当地居民的共同心声。


更复杂的是,民宿背后那层资本与身份的关系。大阪市调查显示,西成区约有四成的民宿由中国人或中资企业经营。有些业者确实合法经营,也有不少人以“经营管理签证”为目的设立空壳公司,挂名运营。


有的甚至将卡拉OK居酒屋的二楼改装成民宿。那些房间既不隔音,也无安全设施,几乎不能住人。还有同一地址被多家公司重复注册的“二重登记”现象。


甚至有民宿网站标价每晚二三十万日元,远高于市场价。业内人士分析:“那多半是为了造假做账,好拿签证。根本没人打算接客。”


这片街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转变。

昔日的贫民窟,如今成了“中华街”。街头的招牌换成了简体字,超市里卖的是老干妈和螺蛳粉,理发店、按摩店、居酒屋都能听到中文。游客笑着说:“大阪最有人情味。”可老居民却发现,自己熟悉的生活早已不见。


矛盾也在蔓延。垃圾、噪音、陌生面孔、不断上升的房租,让西成区的“共生”变成奢谈。大阪市和内阁府正在商讨修法,希望赋予地方更多管理权,但中央部门坚持“现行法规已足够”。谈判陷入僵局。

而在现实的街头,问题没有停止。


夜幕降临,天下茶屋的灯光亮起。游客在便利店门口排队,出租车穿梭,风俗店的霓虹闪烁。没错,这里依然有大阪最大的红灯区——飞田新地,离民宿区不过几条街。曾经被社会遗忘的灰色地带,如今被旅游业重新点亮,甚至多了一层暧昧的“异国风情”。


有人说,这是西成的“再生”;也有人说,这不过是旧伤上贴了张金色创可贴。

热闹、混乱、商业、生活交织在一起。垃圾依旧堆在街角,房价在上涨,居民在搬走。那些原本破旧的街巷,如今挤满了旅行箱、广告牌和新来的人。


如今的西成,不再是几十年前那个让人谈之色变的贫民区,也不是昔日劳工喝着烧酒过夜的街头。它被资本改造、被游客填满,却也在新的矛盾中变得更加复杂。

大阪的世博会已经落幕,留给这座城市的,不只是游客散去后的空档期,还有一场迟来的“民宿整顿”。市政府已经着手调查违规经营,未来几个月,恐怕会有一批无证、空壳、扰民的民宿被逐一清理。


热闹会暂时安静下来,但问题不会就此消失。
这片街区曾因为贫穷而混乱,如今因为过度商业化而失衡。

西成的故事,还会继续。只是这一次,人们关心的不再是治安,而是——这里还能不能被称作“生活的地方”。

对日本医美感兴趣的朋友来看(上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