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明抢”中企第10天,荷兰服软了!喊话中国:坐下来好好谈谈

时间:2025-10-20 11:54:59 来源:简读视觉 作者:简读视觉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10月17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表示愿意就安世半导体问题和中国谈判。

要知道10天前荷兰还拿着“国家安全”的幌子,把中国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的资产冻得严严实实,连中方CEO张学政的职位都直接撸了,甚至没给半点辩解的机会。

一边是“抢东西”时的干脆利落,一边是“求和”时的扭扭捏捏,荷兰这是扛不住了?



安世半导体的“前世今生”

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别看它现在成了“香饽饽”,早年间从飞利浦剥离出来后,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财务报表一片红,眼看就要撑不下去。

直到2018年,中国闻泰科技掏出332亿元把它收了,才算给它续上了命,闻泰接手后,没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就是踏踏实实干实业。

一边优化管理,一边加大研发投入,短短几年时间,就让安世从负债累累变成了零负债,2024年更是交出了147亿元营收的好成绩,占了闻泰总营收的六分之一。

在荷兰当地,安世不仅每年缴1.3亿欧元的企业所得税,还给几千人提供了工作岗位,说是荷兰半导体行业的“功臣”也不为过。



更关键的是,安世在全球芯片市场的地位相当特殊,它一年能出货1100亿件芯片,尤其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领域,占了全球20%的市场份额。

像宝马、大众、特斯拉这些车企,生产电动车时都得靠它的芯片来做电源管理,况且车规级芯片的认证周期长达两到三年,一旦断供的话,想找替代供应商都没地方找。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家给荷兰带来实实在在好处、又牵动全球车企神经的公司,会突然被荷兰政府盯上。



从幕后黑手与台前棋子

事情要从9月底说起,9月29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发布新规,把制裁范围扩大到了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50%的子公司,安世作为闻泰的全资子公司,正好撞在了枪口上。

第二天,荷兰政府就跟收到信号似的,掏出了冷战时期几乎没人用的《商品供应法》。

直接冻结了安世全球30个实体的资产、知识产权,连人员调整的权限都给锁死了,有效期一给就是一年。



这还不算完,10月1日,阿姆斯特丹企业法庭连庭审都没开,就批准了三位外籍高管的申请,把张学政的CEO职务给暂停了,还把闻泰持有的99%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

。荷兰政府后来还找了个借口,说这是因为安世存在“严重治理缺陷”,怕关键技术流失影响欧洲安全。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借口,要是真有治理缺陷,安世能从亏损做到年入147亿?要是真怕技术流失,怎么不想想安世的核心技术和产能大多都在中国?



荷兰敢这么干,背后全是美国在撑腰,有法院文件显示,早在今年6月,美国就威胁荷兰,要是安世想拿到实体清单的豁免,必须换掉中国籍CEO。

9月的时候,美国商务部副局长还偷偷跑到海牙,跟荷兰经济部、外交部以及ASML的高管关起门来开会,结果一周后,荷兰法院就做出了对安世不利的裁决。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谁是幕后推手,几乎是一目了然,荷兰本以为靠着美国的支持,抢了安世就能拿捏住中国半导体企业,可它千算万算,还是算错了两点。



一是安世的命脉到底在哪,二是中国的反制能力有多强!

安世虽然总部在荷兰,但70%的产能都集中在中国,光广东东莞的封装工厂,就承担着七成最终产品的出货任务。

也就是说,荷兰抢过去的不过是个“空架子”,真正能让生产线转起来的核心产能,还在中国手里。



中国的“产业链反击战”

荷兰9月30日刚下冻结令,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就出手了,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中国境内的子公司和分包商出口特定元器件。

这一招直接戳中了安世的要害,生产线瞬间就停摆了!到了10月14日,安世实在扛不住了,只能在官网发声明,承认受中方管制影响,没法保证订单交付,正在积极申请豁免。

可业内都清楚,核心产能在中国,没有中方许可,所谓的豁免不过是缓兵之计。



更让荷兰头疼的是,10月9日中国的另一记“重拳”!

商务部把5种中重稀土纳入了出口管制,不光是原材料,连冶炼技术、磁材设备都包含在内,甚至规定含0.1%以上中国稀土成分的产品,出口都得申请许可。

这下直接卡住了荷兰半导体产业的脖子,尤其是ASML的光刻机生产。



ASML的EUV光刻机可是个“吞稀土大户”,单台设备用量就超过10公斤,特别是磁悬浮工作台,必须得用掺了镝的钕铁硼永磁体,才能保证纳米级的精度。

中国掌控着全球93%的磁体制造产能和90%的分离加工能力,美国企业连99.999%的提纯技术都没有。

有知情人士透露,ASML库存的钕铁硼磁体只够维持8周生产,要是许可申请延迟,每个月的产能可能就要下降15到20台,一年下来损失高达32亿欧元。



中国这边反制措施一出,全球产业链很快就乱了套,最先慌神的就是欧美车企。

特斯拉美国工厂已经开始减速,生产线的芯片库存只够维持两周;大众、宝马的新车量产计划直接搁置。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急得不行,警告说要是11月前问题还解决不了,欧洲将有30万辆车无法下线。

美国的通用、福特更直接,写信给荷兰政府,说下个月芯片供应将出现15%的缺口,要是工厂停产,损失就得荷兰来担。



ASML的日子也不好过,它的EUV光刻机交货周期已经从12个月延长到了18个月,三星、台积电没办法,只能调整2纳米和3纳米芯片的量产计划。

ASML也曾想过把磁材生产转移到马来西亚,可一算账就傻了眼,不仅材料成本会增加12%,工厂最早也得2027年才能投产。

要是想改用钐钴替代钕铁硼磁体,又会导致光刻机增重40%,还得重新设计结构,研发周期要延长18个月,怎么算都是赔本买卖。



这边车企和ASML的压力像潮水一样涌向荷兰政府,那边闻泰也没闲着,联合国际律所向荷兰行政法院起诉,指控荷兰政府的部长令越权,同时启动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

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也正式提出交涉,10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明确反对荷兰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直指其搞歧视性做法。

企业冲锋在前,国家做后盾,中国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荷兰彻底懵了。

抢了公司却拿不到产能,还得面对车企和ASML的追问,甚至可能要承担违约赔偿,这不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荷兰服软了

也正是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荷兰才不得不服软。

10月17日,卡雷曼斯公开表态愿意谈判,可话里话外还透着傲慢,特别强调希望确保安世半导体未来依旧在荷兰进行发展。

这话听着就有点可笑,安世本就是中国闻泰科技的子公司,这些年是中国企业的投入才让它起死回生,现在荷兰抢了公司,还想以它为筹码谈条件,未免太异想天开了。



中国外交部早就释放过信号,胁迫讹诈对中国没用,美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言下之意很明确,荷兰要是不先纠正错误,把资产冻结和股权托管这事儿撤了,谈判根本无从谈起。



中国手里的牌还多着呢,除了稀土,锂电池、光伏组件、关键矿物等领域都有优势,要是反制再升级,荷兰的损失只会更大。

现在荷兰的求和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看它能不能认清现实了,要是还抱着傲慢的心态想谈条件,只会招来更坚决的反制。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2025-10-17,《中方是否正与荷方就其接管安世半导体问题进行磋商?外交部回应》



新浪财经:2025-10-17,《荷兰“强抢”安世内幕曝光:已谋划数年之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