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短剧爆火背后:下沉市场为何永远需要‘爹系’角色?

时间:2025-10-20 13:05:47 来源:娱乐硬糖 作者:娱乐硬糖

作者|顾 韩

编辑|李春晖

短剧市场的爆发不仅抢走了传统长剧的观众,更以颠覆性的姿态推翻了行业内的诸多流行论调。当长剧试图通过精品化转型挽回局面时,却发现短剧已悄然占据了新的市场高地。这种反转背后,折射出的是观众审美与市场需求的深刻变迁。

短剧《盛夏芬德拉》剧照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红果平台10亿播放量中,现代偶像剧占比超过半数;当短剧摒弃擦边内容转向纯爱题材,依然能凭借慢节奏叙事引爆市场;更令人意外的是,二十出头却长着四十岁面容的男演员,凭借‘爹味’表演成功出圈。这些现象都在证明,短剧市场正在重塑观众对影视角色的认知框架。

新爹系的诞生:周晟安现象解析

2025年国庆档,短剧《盛夏芬德拉》延续了前作《好一个乖乖女》的出圈势头。剧中角色周晟安成为新晋‘梦中情人’,扮演者刘萧旭30天内抖音涨粉近200万。这个现象级角色的成功,本质上是一场‘孟宴臣事变’的短剧版重演。

作为《深情诱引》的衍生作品,《盛夏芬德拉》的原著小说《冷战三年,扯证离婚他却悔红了眼》构建了典型的豪门追妻火葬场叙事。但编剧巧妙地将大哥周晟安塑造成对照性角色——当弟弟陷入狗血纠葛时,这位稳重克制的金融精英凭借情绪稳定、尊重边界等特质,意外成为观众心中的‘正常人’代表。

周晟安扮演者刘萧旭剧照

该剧的美学追求同样值得关注。摒弃后期滤镜转而采用前期打光,保留演员面部细节的创作理念,在竖屏短剧中堪称突破。刘萧旭标志性的法令纹非但没有成为减分项,反而成为‘质感’的重要标识。这种审美转向,暗示着短剧市场正在建立新的品质标准。

人设进化论:从霸总到爹系的范式转移

周晟安的爆红并非偶然。在短剧领域,他融合了‘克己复礼中式总裁’、‘爹系男友’、‘人夫感’等多重爆款元素。剧中男女主6-7岁的年龄差设定,天然营造出‘老房子着火’的戏剧张力。而先婚后爱的叙事框架,则让金融大佬的人设展现出现实感——比起职场能力,观众更关注他作为理想伴侣的‘不乱搞、尊重人’等品质。

这种设定巧妙地满足了观众的双重期待:既保留了霸总的经济实力,又去除了传统人设中的控制欲。剧中‘女主撩完就跑,男主独守空房做宵夜’的反差场景,精准击中了‘既要又要’的消费心理。当‘知冷知热秦始皇’成为现实投射,短剧再次证明了其市场洞察力。

剧中男女主互动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爹系’概念的流行与全民心理学热潮形成共振。当‘引导型恋人’取代‘爹味’成为新标签,语言重构完成了价值洗白。这种造词运动,本质上是对观众心理的精准捕捉——人们需要的是具备指导能力却不越界的理想伴侣。

荧幕爹的进化史:从费云帆到周晟安

回顾国剧史,热门爹系男主并不鲜见。《一帘幽梦》的费云帆、《我的前半生》的贺涵都曾引发讨论,但最终被解构为‘爹味’代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晟安成功规避了这些雷区。他的核心优势在于严守边界:不评判女主的事业选择,不干涉生活方式,甚至能给出超越亲爹的肯定。

费云帆与周晟安角色对比

这种转变折射出代际价值观的迁移。当靳东式‘从天而降’的拯救成为过去式,新一代观众更渴望平等尊重的伴侣关系。短剧的篇幅优势在此显现:原著仅三十余章的体量,天然限制了说教情节的发展,使角色得以专注于情绪价值的提供。

豪门背景的设定同样关键。当女主无需面对生存压力时,男主的指导功能自然转向心理层面。这种去功利化的关系构建,恰好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爱不动’的情感困境。剧中女主对婚姻的‘利益结合’认知与渴望偏爱的矛盾,正是Z世代情感状态的真实写照。

造星新赛道:谁将成为下一个爹系顶流?

靳东事件证明,爹系赛道对演员要求极为严苛。周晟安的成功为市场提供了新范本:正派可靠的气质、适度的性张力、无侵略性的外貌,这些要素构成理想爹系的基本框架。在演员筛选上,山东籍、中戏背景、能驾驭年代戏的男星更具优势。

潜力爹系男演员合集

当前市场上,李健(《狂飙》)、李光洁(《小巷人家》)等中生代演员,魏大勋(《无可替代》)、陈靖可(《宁安如梦》)等新生代,以及短剧领域的王道铁、王凯沐等,都具备开发潜力。短剧市场的独特性在于,其BG向定位与年代剧赛道,更容易筛选出符合传统审美的男演员。

在经济下行与情感缺失的双重背景下,爹系市场的红利期或许才刚刚开始。当影视创作开始‘降本增效’,或许连演员的‘医美费’都能省下——毕竟,观众要的从来不是完美面孔,而是那份能填补情感空缺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