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披露特朗普已收到中方访华邀请,但白宫方面尚未给出正式回应。面对这一邀请,特朗普并未急于表态,反而提出了两个前提条件,这一举动再次凸显了其商人出身的谈判风格,将国际外交视为一场商业博弈。
特朗普的这一策略并不陌生,他习惯于将外交事务转化为交易谈判,试图通过条件交换获取最大利益。然而,在当前贸易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特朗普手中的筹码似乎已不如以往充足。
随着贸易战的深入,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日益显现。农民因大豆出口受阻而怨声载道,波音公司等制造业巨头也因订单流失而陷入困境。特朗普此时提出访华,或许正是为了寻找一个缓解国内压力的突破口。
当地时间9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记者关于特朗普访华的提问时,表示“没有更多信息可以提供”。这种不置可否的态度,既未否认也未确认,为双方留下了谈判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消息恰逢第四轮中美贸易谈判期间,时间点的选择颇具深意。
特朗普提出的两大条件,直指美国当前的经济痛点。首先,他要求中方扩大大豆购买量。由于贸易战的影响,美国大豆农民失去了中国这一重要市场,原本每年1400到1600万吨的大豆出口量大幅下降。共和党农业州的议员们因此坐立不安,甚至逼迫政府年底前发放农民救济金。
其次,特朗普希望中方增加波音飞机的采购。波音公司近年来业绩惨淡,去年亏损高达118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又亏损了6.12亿美元。原本依赖的中国市场订单流失,让波音股东们忧心忡忡。特朗普此时提出这一条件,无疑是想为波音公司寻找一条生路。
有趣的是,特朗普对中方大豆采购的要求一直在变化。最初,他狮子大开口,要求中方购买量增至四倍。然而,看到中方反应冷淡后,他悄然将要求降至两倍。这种“一退再退”的姿态,与贸易战初期那种咄咄逼人的架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面对特朗普的访华提议,中方并未坐视不理。就在特朗普放风访华的同时,中国商务部对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了反倾销调查。英伟达推出的H20芯片本想在中国市场大展拳脚,却因中方质疑其安全性而遭遇冷遇。多家中国企业明确表示不会采购该芯片,国内替代产品也开始崭露头角。
此外,特朗普还宣布将30多个外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其中23家为中国企业。这种一边制裁一边寻求合作的“萝卜加大棒”策略,中方早已看透。贸易战打到现在,特朗普的目标已经从最初的让制造业回流美国、重振美国工业,转变为仅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从雄心勃勃到退而求其次,特朗普的转变说明了什么?显然,关税大棒并未打出他想要的效果。美国国内农民要求补贴、企业渴望市场、选民期待工作机会的声音此起彼伏,特朗普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特朗普的访华提议,与其说是外交行动,不如说是在寻找退路。他提出的两大前提条件,更像是在与中方讨价还价,试图为自己找一个体面的台阶下。然而,中方的态度非常明确——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反制措施一个接一个,每一招都直击美国企业的要害。
特朗普想通过访华缓解国内压力,但如果不拿出诚意,仅凭口头承诺恐怕难以如愿。贸易战打到现在,双方都有损失,但美国显然没有占到预想的便宜。
特朗普现在提出访华并附加条件,看似强硬,实则已是在寻找体面退场的方式。只是中方是否会给这个面子,还要看特朗普能拿出多少诚意。国际关系远非做买卖那么简单,特朗普想用商人思维解决国家间的问题,结果发现这套路子并不奏效。
贸易战打了这么久,美国农民和企业都遭受了损失。最终,双方还是得回到谈判桌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这场较量还在继续,但谁在主动谁在被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信息来源:
中国外交部2024年9月15日例行记者会发言人答记者问
路透社2024年9月17日关于美国共和党农业州议员要求政府援助农民报道
波音公司2023年度财报显示全年亏损118亿美元
波音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亏损6.12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关于对美国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公告
美国商务部关于将23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