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PTCG)的热度持续攀升,尤其是中文版推出后,吸引了大量新玩家加入“集卡大军”。与此同时,日本、欧美等地的玩家热情也丝毫未减,新卡包发售时便利店前排起长队已成为常态。自2024年10月起,PTCG更是出现了常态性缺货现象,不少便利店不得不实施“每人限购两包”的规定。然而,在这股热潮背后,除了卡牌本身的乐趣,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翻新诈骗手段,让不少玩家吃了大亏。
PTCG之所以能如此火爆,与其独特的玩家生态密不可分。交易平台SNKRDUNK的高层“神义词”指出,PTCG的玩家群体中既有专注于收集稀有卡的收藏家,也有热衷于比赛和卡组构建的硬核玩家,还有将卡牌视为投资标的的投机客。这三类玩家的交织,使得市场始终保持着热闹而微妙的平衡。去年年末,首款手机游戏《Pokémon Trading Card Game Pocket》(PTCGP)上线后,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实体卡的需求,全球玩家都在抢购。此外,日文版和英文版卡片在细节设计上的差异,也让不少收藏家追求“双版本齐全”,进一步加剧了稀缺性。
随着卡价的不断攀升,稀有卡牌的价格动辄卖出天价,自然也引来了骗子们的觊觎。过去的诈骗手段相对直白,大多是卖家在卡片品相上做手脚,比如标着“几乎全新”却寄来满是划痕的卡片,甚至直接发错卡。但如今的骗局越来越隐蔽,买家利用“退货”进行掉包的情况屡见不鲜。有骗子会先高价买下稀有卡,收货后立刻声称“卡片有瑕疵”要求退货,寄回的却是廉价的仿冒卡。日本就曾发生过一起23岁年轻人靠此手段专门诈骗卡牌的案件,价值超过10万日元的宝可梦卡就这样被零成本骗走。
面对日益“高明”的骗局,不少交易平台开始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像卡牌交易量较大的SNKRDUNK就导入了第三方鉴定与检品制度,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所有卡片都必须先经过专业人员检查品相、确认真伪,确认无误后才会交到收件人手中。这一举措旨在从根源上杜绝“掉包”、“假货”等纠纷。SNKRDUNK的高层“神义词”也表示:“现在伪造品做得越来越像真的,给玩家一个安全的交易环境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会一直加强检验,让大家能安心收卡。”
如今的宝可梦卡早已超越了“游戏牌”的范畴,它既是收藏家眼中的宝贝,也是投机客口中的“投资标的”。但越热门、越值钱,就越需要玩家绷紧“防骗弦”。对于真正的玩家和收藏家来说,集卡的快乐在于凑齐卡组的满足感,在于摸到稀有卡的惊喜。可千万别因为一时大意,让骗子毁了这份乐趣。毕竟,不管卡片多珍贵,守住手里的真宝贝、不踩诈骗的坑,才是最重要的事。那么,你在集卡时遇到过哪些需要留意的“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