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全球游戏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价值连接者
联系微信号
读者服务:yxrb2024
合作交流:GACAwards
在“艾莫号”列车模型侧面的一个小格子处,刚从音乐会走出来的玩家们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少女前线”系列IP游戏的“棉花娃娃”,临时组了个“热爱局”。
我拍下第一幕的时间是晚上9点47分,最初还只有五六个娃娃,堪堪让格子填充起来。不知哪个玩家喊了句“谁还带娃娃了”,此处快速被包围,摆放场景延伸到了地面,并且开始“扩招”,素描画、手机平板、无料都凑了进来……

7分钟后,这里俨然已发展出“庞大家族”,羽中(散爆CEO、少前系列制作人)照片被摆在正中间“镇场”,一批又一批玩家挤进来拍照。


“落幕”的那一刻我又去看了眼手机,整个过程也就十来分钟。但,这个小插曲却让我当面感受到了何为“热爱”、何为“内容型产品”。
2016年公测的《少女前线》(以下简称少前)在上个月跑完了所有主线剧情,所以我是带着对“玩家怎么看”的好奇去的这场线下音乐会,它既是在庆祝散爆公司成立10周年,也给了少前1、少前2等IP系列游戏玩家们聚首的场景。而看完、聊完后,我发现的是“热爱不散场”。
当少前的故事走到最后一幕
时间倒回2024年12月。
彼时,少前这款游戏也正在经历“大事件”,由于版号合作协议到期,少前不得不宣布移动端于2024年12月31日停止运营。虽然散爆在公告中明确了“计划换种形式陪伴大家”,但未落地之前,仍旧不可避免要短暂地离开。
或许是为了给玩家一个“交代”,少前迎来了“第一次结局”——卷积核最终战役。

大致说说少前世界观,它讲述的是“前文明遗物与灾害引发世界大乱+类人机器人技术(人形)发展的背景下,多方势力为利益博弈较量,指挥官(玩家)和身边的人形经历牺牲与成长”的故事。
卷积核以几大派系的战争最终走向,为故事做出了阶段性的落幕,亲手扶持指挥官的“爵士”,以百万普通民众牺牲为代价换取战争的胜利。纵使指挥官拼尽全力挽救生命,也只能救出一部分人。最终,指挥官在打倒宿敌“威廉”的路上,与贯穿少前世界观的“女神”露尼西亚一起失踪,而这场“失踪”也被包装为“英雄的陨落”,曾经去争取的世界则在博弈中被一群战犯瓜分。
这时,它呈现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一些玩家构想指挥官不会甘心让格里芬的理念埋没,谈论着还有对“血仇”威廉的报复没有进行,觉得略显仓促。也有一些人接受了结果,认为少前就是这样的艺术品,一个宏大的世界合理地呈现着历史滚动的痕迹,“不可能也不会有大美好结局”。

半年后的2025年6月,少前在Steam“复活”了,然后大家惊喜的发现故事还没完,散爆又“播”起了后续。10月,真正的终章剧情“零态潮汐”上线。
新增的剧情并不是“修改结局”,而是聚焦前因后果,交代清楚了1代“最大的恨”(坏事做尽的威廉是如何扭曲的,以及他确实被指挥官射杀了,8枪还有1枪是爆头,但被一种特殊的技术“复活”了,所以才有2代时指挥官“怀疑人生”)与2代“为何孤身一人”(指挥官因被利用的人形圈套而暴露了隐匿所在,在与上面势力的交涉中开始了“10年的自我流放”)。
最终,它成为了大家口中“是终章、也是序章”的“真正大结局”。


我曾经觉得如果自己一直跟了9年看完这样一个故事,多少会有些“怅然若失”,但实际上散爆发出主线剧情完结纪念PV时,评论区“情绪”远比想象中积极,大家一边夸着羽中干成了件伟大的事(真的写完了一个二游的主线),一边畅想着未来的故事。

我一开始不是特别理解,但现在明白了:
回看少前的故事,它塑造出了诸多大家口中“独一档”的多彩角色。
比如玩家代入的指挥官,最初只是个“混日子的打工人”,需要解决的只是“小范围的铁血”,但被动地参与了势力对抗,在这个过程中因“大势裹挟”只能向前,却又始终坚持着善良,“更新世界的锋芒”从最初的入职口号,变成了由指挥官引领的信念。


还有被玩家冠以魅力最顶级“反派”之称、甚至衍生出了自己表情包的叶戈尔,虽然与主角团始终在冲突,且是“不择手段”的风格(比如纵容威廉的人体实验),但同时他又“爱兵如子”,坚守着“不能把祖国交给西方,不允许寡头出卖祖国”的信念。


再看整个故事,借用贴吧一位玩家的总结,“少前并非常见的‘黑深残’引导刻画情绪,没有‘为了死而死’,剧情线一直由世界逐利驱动,是人性导致了故事发展成了这个样子。而且少前里的势力也没有一个是摆设,都是剧情重要推手”。

音乐会现场,我曾和刚在留言墙画下m4sopmod2的玩家“东方医院”聊天,问玩少前对他有什么影响,他思索了一小会儿,最后给我的回答是“就像读了一本好书”。
我想,大概就是因为故事已经讲得足够好了,所以“无需遗憾翻到了最后一页”。
主线虽已结局,但少前并未散场
大家不伤感的另一个原因,是故事的结局并非少前陪伴的完结。

音乐会现场,我找了不止一位玩家问他们“主线大结局后有没有觉得迷茫、不知所措”,然而和线上的情况一样,他们都不觉得“没事做了”。
这些玩家极有代表性,基本都玩了6年以上的少前,而且走进少前10周年音乐会很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就是“主线大结局,想要给自己的陪伴一个完结仪式”。比如第一次参加少前线下活动的“薇克森”、对少前音乐以及剧情推崇备至的“Neverbox”。
薇克森是个女孩,2018年入坑,至今是“少前1代的忠实玩家”,手游停运后她转到了Steam上继续玩。薇克森告诉我,她以前还是学生的时候没钱出来玩,现在上班了就不能错过少前的这场关键音乐会,为此她还第一次尝试了做无料。
在她看来,少前最终的故事讲得很好,而且游戏仍在出“新角色新皮肤”,处处都藏着故事。

在社媒上结识的朋友现场送给薇克森的手绘画
Neverbox目前还是个学生,我注意到他是因为他在留言墙上写的是“快点出设定集3”,交流时他亢奋地跟我讲了一大堆少前的好内容,包括他推崇的是“慢休克”。知道我是媒体后,Neverbox还兴冲冲地让我帮忙转告羽中,“以后有机会再把少前剧情给翻新做得更好些”。
当我问他“大结局了你还能玩什么时”,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挠了挠头就告诉我,“这不是还有少前2吗?我一直在玩”。

现场还有个典型现象是不断有玩家伫立于播放少前2剧情片段的大屏幕前,有时候一站就是七八分钟,也不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我好奇的找了个人问“这是新爆料吗?”,然后就得知“之前都看过,但还是喜欢”。陪伴的延续,在此处具象化了。

回头想想散爆在2020年就曝光出筹备研发4款少前系列产品,或许也是有考虑到这一天,提前预埋好了故事的“下个阶段”,让少前可以“不散场”地陪玩家一直走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10周年音乐会上散爆也有对玩家的“不散场”表白。
音乐会设定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集中于少前1,还有一首云图计划的组曲,下半场集中于少前2,最终结尾曲则选用了少前1的“What I have Known”。这个曲子正是前文中我们讲过的卷积核剧情音乐,那时大家误以为少前结局了,但并未真正结局。之后尽管回归有坎坷,少前仍守信延续,实现了给玩家长久陪伴的承诺。
新的承诺,就藏在“大结局”的谢幕词,“Thank you for your time,The story never ending”,谢谢你的时间,这故事永远不会结束。

“要玩一辈子少女前线”
还记得我从音乐会出来后跟同事聊天,他去过很多二游的线下音乐会,一来就问我“中场大家有没有尖叫”、“结束之后是不是很多人都哭了”,我当时人都懵了,怎么和我看到的完全不一样?我看到的音乐会几乎全程大家都在很安静地聆听,结束后也仍在回味。
大概这就是少前带给玩家“还在陪伴,还会一直陪伴”印象所撑起的独特氛围,冲淡了感伤,留下了更多对未来的期待。

最近几天我观察了少前的后续变化。时隔一个月,大家被“大结局”影响的心境基本已慢慢回归常态,而从贴吧上的动态看,有人凌晨仍在发帖聊少前最近改动的细节,有人在为少前系列产品的后续出谋划策,还有人交流游戏内卡关的打法等等。
说实话,真看不出来是个已经“结局”了的游戏,讨论稳定度不输一些新品。

少前官方也仍旧“有活儿可整”。
就在这几天,少前公布了游戏的两个最新战术人形“LR-300”、“Mx4 风暴”,定于11月27日上线。新人形的加入会给游戏内策略战斗带来新的变化,同时还给了大家去想象她们在少前世界里有什么故事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少前故事还有很多可以讲的内容,而这些延展正在少前2中上演。和几个玩家交流时,他们告诉我目前2代描绘的是指挥官自我放逐的10年间各个人形身上发生的故事,他们相信后面的主线发展大家一定会重新聚首,再次为信念而战。
正如少前2在技术、美术上的迭代升级,10年积淀后,想必故事也会迎来新的高光。

除此之外,参与过这次线下的音乐会,看到玩家带自己棉花娃娃摆阵的自发举动,与催促官方快上新设定集的玩家交流后(前两天少前2周年庆预告里已放出设定集3的卫星),我也越来越觉得少前后续不止一条路可以走,线上与线下都有巨大延展空间。
过去10年,少前一直在讲“更新世界锋芒”的故事,如果把二游品类视为世界,少前也是追求这一理念且还在坚持的代表,扎扎实实地讲着好故事,10年如一日。
玩家回礼即能支撑它不断生长的“热爱”支点。“玩一辈子”,大概才是少前的“最终章”。
探寻事实 发现价值 敬请关注↑↑↑

点击图片加入急先锋核心玩家群
游戏玩家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