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外媒视角:'一带一路'下新疆从古丝路枢纽迈向新经济中心
中国日报网9月19日电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核心节点,新疆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欧洲的陆路及铁路枢纽。这一战略升级为新疆经济注入强劲动能,推动其从传统商贸通道向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转型。
外媒聚焦:新疆成为区域互联互通关键枢纽
据《巴基斯坦观察家报》报道,新疆凭借丰富的能源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已成为中国与中亚、欧洲互联互通的核心节点。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新疆在区域贸易、商业及进出口领域的战略价值持续凸显,2023年上半年对中亚五国进出口额同比增长73%。
文章特别指出,新疆作为中国-中亚合作门户,近年来与中亚国家在基础设施共建、贸易便利化及投资合作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霍尔果斯口岸的崛起便是典型例证——这座拥有'千年驿站'历史的边境城市,现已发展为全球排名前列的内陆港口,承担着中亚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量。
霍尔果斯模式:跨境合作的创新范本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作为中国首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已成为上合组织框架下区域经贸合作的标杆项目。该中心集保税加工、仓储物流、金融服务于一体,吸引中哈两国企业入驻超500家,年贸易额突破200亿美元。
埃及《消息报》公共关系经理瓦利德·法齐在实地考察后评价:'合作中心内免税店鳞次栉比,跨境商品琳琅满目,日均客流量超万人次,充分展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活力。'他表示,埃及正研究借鉴该模式,在红海沿岸建设类似跨境经济区。
中欧班列:重构亚欧物流版图
新疆作为中欧班列关键节点,已形成覆盖26个欧洲国家、200余座城市的运输网络。相较于传统海运,中欧班列运输时效提升50%以上,成为保障中欧供应链稳定的重要通道。2023年上半年,经新疆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达6200列,同比增长18%。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创新采用'集拼集运'模式,将中欧班列由'过路站'升级为'集结中心'。德国记者亚曼在参观时惊叹:'从这里出发的班列可直达欧洲腹地,且运输效率远超预期,堪称亚欧大陆桥的'黄金枢纽'。'
两千年前,驼队商旅穿越戈壁开辟丝路;今日,'钢铁驼队'中欧班列以日均12列的频次驰骋亚欧。新疆正以'古丝路精神'为指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书写新时代的发展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