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德10月27日电(记者 叶茂)10月27日,福建省宁德市迎来海洋科技领域的重要时刻——宁德海洋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海创院”)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宁德市隆重举行。会上,宁德市政府市长、海创院理事会理事长潘国强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讲席教授、海创院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戴民汉共同为“宁德海洋创新研究院”揭牌,标志着这一政校合作的重要平台正式投入运营。
 
图为宁德海洋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叶金秋 摄
潘国强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宁德市政府与厦门大学合作共建海创院,旨在通过政校携手,提升宁德市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保障海洋环境安全,赋能宁德市海洋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海创院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宁德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海洋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宁德的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宁德市作为海洋大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其海域面积达4.4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046公里,均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大黄鱼、海参、鲍鱼、鲈鱼、海带、紫菜等区域特色优势养殖品种的产量均位居全省前列,为宁德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宁德市积极融入全国及福建省的海洋经济发展布局,通过设立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深入实施“国鱼计划”、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加快港口建设、发展临港制造业及滨海旅游等措施,不断培育壮大海洋经济。据统计,2024年宁德市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已达1100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图为10月27日,宁德海洋创新研究院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宁德市举行。叶金秋 摄
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叶碧海在会上表示,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他希望各位理事、专家能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将海创院建设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和全国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为福建乃至全国的海洋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海创院根据宁德的实际情况,重点建设了“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研发中心”、“海洋种业与生态养殖工程中心”和“循环海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通过这三个中心的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海创院将进一步提升宁德市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链,并带动科技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耦合和协同增效。
宁德市科技局局长邹渊表示,将建立海创院与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强化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宁德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图为与会人员合影留念。叶金秋 摄
本次会议由宁德市政府副市长、海创院理事会副理事长郑忠辉主持。会议审议通过了《宁德海洋创新研究院章程(草案)》、《宁德海洋创新研究院理事会议事规则(草案)》等系列文件,并现场颁发了海创院院长聘书,为海创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