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海外媒体团探访活力长沙:感受中国智造与科技文脉交融

时间:2025-10-31 14:58: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苏亦瑜

中新网长沙10月31日电 (张雪盈)“此次长沙之行,让我对‘中国智造’有了更具象的认知。”《菲律宾星报》记者雷尼尔·艾伦·罗达在参观“黑灯工厂”后感慨道。精准作业的智能机械臂与自主控制的智能系统,让他真切感受到中国智造的发展速度与长沙的经济活力。

10月25日至30日,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的16家海外媒体代表及外籍网络达人走进湖南长沙,探访中联智慧产业城、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橘子洲景区等地。他们不仅感受到长沙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澎湃活力,更领略了“山水洲城”的独特魅力。

海外媒体拍摄会艾灸的中医机器人

触摸“智造”硬核实力

从分钟级生产效率的“黑灯工厂”到专注手工智能创造的中小型企业,从精准诊脉的“AI中医”到实现文本高精度翻译的AI智能译制……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席卷下,长沙正加速奔跑在智能赛道上。数据显示,2024年长沙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达369亿元,相关企业超2500家。

走进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能弹奏音乐的机器人乐队、会艾灸的中医机器人、智能安保机器人等产品让人目不暇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记者戴小同表示:“这些创新产品能让日常生活变得十分便利。马来西亚企业也需要这些技术来拓展业务,我将持续关注马中企业间的合作。”

在湖南肆玖科技有限公司,选择图案、设计创作、刻字、高温烫画……短短几分钟,一件个性鲜明的DIY文化衫便呈现在众人眼前。这种快速便捷的创意实现方式,让柬埔寨新闻社国内外新闻部副部长耶·陈达·坎泰感到欣喜。“柬埔寨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和想通过副业增收的人群,这些设备能为他们提供低成本创业基础。”他计划通过报道传递信息,探寻合作机会。

由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的AI智能译制系统,正助力中国微短剧“出海”。“语言本地化是文化交流的关键,AI译制大有可为。”菲律宾《马尼拉标准报》记者朱莉·安·洛普认为,技术创新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推动各国文化在全球传播。新加坡《时代财智》杂志资深记者张明亮则表示,此行走访的企业展现了长沙的商业活力与创造力,这或许是长沙位列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前列的关键。

外媒记者观看光影大剧《花开橘洲·江天暮雪》

体验科技赋能文脉

当古建实景光影剧场《花开橘洲·江天暮雪》演出至最后一幕,屈原的身影缓缓倒下,巨大水幕随之升起,泰国《曼谷邮报》高级记者朱塔玛斯·塔迪希姆罗姆不禁唏嘘。这部以宋代画家宋迪创作《潇湘八景》为主线的剧目,融合了戏剧、光影等多元艺术,打破了固定座位局限,让游客在互动角色引导下沿剧情动线行走,于亭台楼阁间“一步一景、一景一戏”,沉浸式触摸湖湘文脉。“整场表演充满巧思,科技为文化叙事提供了完美示范。”朱塔玛斯·塔迪希姆罗姆感慨道。

夜幕降临,长沙湘江两岸的摩天大楼亮起绚烂灯光。近年来,长沙明确提出打造“24小时城市”目标,通过夜间文旅展演推动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涌现,有效激发消费活力。数据显示,长沙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额的60%,位居中国前列,带动超100万人就业。被誉为“中国烟花之乡”的浏阳,将千年火药技艺与现代光电艺术结合,打造出绚烂夺目的数字艺术烟花。老挝巴特寮通讯社记者佩特萨莫·蓬蒙尼赞叹:“当千年文明通过现代技术重新演绎,烟花便展现出惊人的文化创造力与商业价值。”

2025海外媒体星城探索之旅采访团体验采茶

探寻活力城乡脉动

走进长沙县金井镇,大片绿茶园映入眼帘,游客穿行其间采茶、品茶。这座茶香飘了千年的小镇,通过“村企共建”模式将茶园变成景园,让农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在“三棵树”茶园高处,投资千余万元打造的“茶观天象”金井天文台已成为热门景点。不少游客专程来此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象,感受茶田与星空的浪漫邂逅。老挝《万象时报》记者拉姆丰·帕桑通认为,这一创想展现了中国在科技人文融合领域的独特智慧,既能传播知识,又能带动就业。

在长达40多米的龙窑遗址上,海外媒体代表探寻铜官窑“千年窑火”不熄的奥秘。借助声光电技术,他们了解了长沙铜官窑的历史文化和制陶工艺。这座有着1200余年历史的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曾通过唐代沉船“黑石号”将数万件陶瓷制品销往海外,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盛况。如今,铜官老街风华依旧,70余家陶艺馆里非遗大师云集,让外媒记者流连忘返。

“长沙是一座充满活力、热情与包容的城市。”缅甸未来新闻社执行社长张翀表示,他既感受到人工智能赋能生活的未来图景,也看到了中国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后续他将用国际化视频语言向世界推荐这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泰国公共电视台内容总监斯塔帕科恩·斯里萨鲁特瓦萨纳则计划制作一小时的长沙专题视频,向海外展示活力中国下的长沙实践。“想让大家看到一个现代化的长沙,更看到一个有历史深度、哲学思考和未来视野的中国城市样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