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武汉10月31日电】(记者 卢琪 蒲凯伦 余思思)10月31日,华中地区首座开启桥——武汉右岸大道开启桥正式进入试通车阶段。该桥以提升长度、宽度、高度、重量四项指标均位列亚洲同类型桥梁第一的成绩,成为长江流域交通基础设施的新标杆。

图为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右岸大道开启桥。(无人机照片)涂宇轩 摄
这座横跨武钢工业港的开启桥全长737米,其中可升降段达104米,塔柱最宽处46.2米,最大提升高度27米(相当于9层楼),提升重量2650吨。项目由长江设计集团完成方案设计,武汉城建集团投资建设,是长江主轴右岸大道北延伸段的核心工程。
长江设计集团市政交通院院长章铁军介绍,该桥采用升降式开启结构,通过桥面升降实现通航与通车功能的快速切换。作为武钢和青山船厂的重要运输通道,工业港年通航船舶超5000艘次,但通航频次相对较低。升降式设计既保障了5000吨级船舶的通航净空,又避免了传统高架桥对城市天际线的破坏,同时缩短两岸引桥长度近2公里,节约投资约2亿元。

图为右岸大道开启桥进行开启演示。王梦媛 摄
试通车当日,桥梁完成9分钟内升降27米的演示。武汉城建集团项目建设负责人普晓晶透露,该桥配备4套卷扬提升系统,通过钢丝绳连接桥塔两侧钢箱梁与平衡重,配合电气控制系统实现毫米级同步升降。通车后,武汉中心城区至化工新区的车程将从1小时缩短至15分钟。
在施工工艺方面,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地面拼装-下水浮运-整体提升"技术。施工负责人吕道东表示,由于航道狭窄且需保持通航,传统支架法无法实施,最终通过BIM+数字化平台模拟提升全流程,实时监控128个传感器数据,确保2650吨钢箱梁精准就位。
作为武汉市"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右岸大道北段工程不仅是长江北湖生态示范区的交通主动脉,更承担着强化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战略使命。项目建成后,武汉至鄂州的交通联系将更加紧密,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