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哈尔滨11月4日电 (记者 刘锡菊)4日,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哈尔滨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哈尔滨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将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的关键路径,在体制机制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历史文化保护、基础设施强化等重点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
4日,哈尔滨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石松鹤 摄
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东万介绍,城市通过完善交通体系显著提升品质。截至2024年底,建成区路网密度达8.41公里/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超10万个、公共充电基础设施4872个。地铁2号线(一期)、3号线全线贯通后,形成“十字+环线”运营格局,2025年第三季度线网总客运量达1.14亿人次,客运强度位居全国第二,国庆中秋假期单日客运量突破千万人次。
在民生保障领域,哈尔滨市累计完成供水管线建设2700公里,更新排水管网900公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升至97.46%;供热管线改造1400公里,新增供热能力3000余万平方米;2022-2024年完成2800公里老化燃气管道改造,为208万户居民安装燃气安全装置(“四件套”),构建起全方位安全防护网。
政策层面,哈尔滨市出台5项调控措施,涵盖购房补贴、公积金贷款、市场交易等环节,“十四五”期间商品房销售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通过《哈尔滨市房地产经纪管理条例》和房屋交易服务平台建设,率先实现二手房资金全程电子化监管。住房保障方面,累计新增保障家庭3.86万户,在保公租房家庭达7万户;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6万套,发放住房补贴覆盖6.6万户,试点建设配售型保障房2000套,开发优质商品房21.6万套。
城市更新聚焦“好房子”“好小区”建设,实施888个老旧小区改造,启动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更新加装电梯1039部,惠及67.4万户居民。在“好城区”建设方面,新建续建管网7800公里,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消除45处内涝风险点,完成何家沟黑臭水体治理,排查房屋187.85万栋,组织建筑安全体检43.9万栋。
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等历史文化街区通过“绣花”“织补”式微更新,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优化功能布局,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2025年6月,哈尔滨市凭借“十四五”期间的阶段性成效,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名单。
“我们将推动城市工作从‘大拆大建’转向‘存量提质’,从‘硬件扩张’转向‘品质提升’。”李东万表示,未来将继续以高质量城市更新为抓手,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提供坚实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