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遵义技能培训新模式:就业创业双丰收,高质量发展添动能

时间:2025-11-05 06:51:30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刘阳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近年来,遵义市以职业技能培训为突破口,深入实施“技能遵义”行动,通过构建多元化培训体系、创新服务模式,织密就业服务网络,为劳动者铺就了一条从技能提升到高质量就业的“高速路”。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遵义市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37万人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这一成果的背后,是“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培训+陪跑”、定向输出省外就业、培训联盟促就业等创新模式的协同发力。

播州区:“订单式培训”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在播州区公共实训中心,2025年技能培训班正如火如荼开展。母婴护理课堂上,黔灵女家庭服务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资深教师冉英正手把手指导学员练习婴儿被动操。“我们的课程涵盖产后护理、月子餐制作等产妇照料技能,以及新生儿喂养、清洁等全流程照护技术。”冉英介绍,其课程因实用性强而备受学员欢迎。

学员刘宇边记录操作要点边感慨:“免费学到这么专业的技能,结业就能上岗,相当于给家里添了份稳定收入。”这种获得感,源于播州区创新的“订单式培训+定岗式就业”模式。通过搭建“需求调研-定向培养-考核认证-岗位直通”全链条服务体系,近两年已推动500余名学员通过项目制培训实现“结业即就业”,其中母婴护理、美容美发等专业就业率达100%,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红花岗区:数字经济赋能创业就业新生态

当传统技能培训在播州结出硕果时,红花岗区正借力数字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在该区网络创业(直播)培训班上,28名学员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直播实操演练。“从场景搭建到粉丝互动,七天课程全是干货!”学员黄坤兴奋地展示刚拍摄的短视频,其账号已积累数百粉丝。

红花岗区重美职校则采用“创业培训+陪跑”模式,为学员提供全流程创业支持:从店面选址、室内设计到开业筹备、宣传推广,再到运营过程中的疑难解答,均有专业团队提供指导。学校不仅建立创业跟踪档案定期回访,还与企业合作开发岗位资源库,多措并举提升学员就业竞争力。

酱酒产业:构建技能人才培育“生态圈”

作为全省酱酒产业人才集聚区,遵义市牵头构建了“贵州酱酒”就业培训联盟。围绕酱酒产业用工需求,联盟明晰了部门“服务清单”、企业“需求清单”、院校“培养清单”、人力资源信息“储备清单”四张清单,推动酱酒技能培训、技能评价资源共建共享。今年以来,已开展酱酒领域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00余人次,为产业发展输送了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东西部协作:跨区域就业打开新空间

遵义市人社局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与珠海联合开展“南粤家政”“黔北红姨”养老照护师培训、“南粤家政”医养照护定向就业技能培训等项目,定向输送100余名高校毕业生等赴粤就业。这种跨区域协作模式,既缓解了本地就业压力,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全局谋划:多层次培训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

从播州区的闭环管理到红花岗区的数字赋能,再到酱酒培训联盟的构建,遵义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呈现出全局谋划、重点突破的特点。通过围绕重点产业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一体化模式,中长期培训就业率达70%以上;围绕网络经济开展创业培训,让新职业新业态成为就业新增长点;推广证书直补政策,激发劳动者自主提升技能的内生动力。

这些举措不仅破解了“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更为乡村振兴培育了大量本土人才。遵义市正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遵义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及重点群体培训就业意愿,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让更多劳动者靠技能成就出彩人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这幅以技能促就业的民生画卷中,遵义市用“授人以渔”的智慧,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温暖答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