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天津职教方案助力中亚:鲁班工坊跨越山海的技术传承

时间:2025-11-05 17:58: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陈海峰

中新网天津10月31日电 题:跨越山海的“技术驿站” 天津职教方案在中亚生根

作者 薛淳月 江莹

中国天津与哈萨克斯坦厄斯克门相距数千公里,却因职业教育实现了紧密的同频共振。10月30日,天津职业大学校园内技能大赛如火如荼;而在9月的中亚赛区,来自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的学生凭借出色表现脱颖而出,正积极备战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排位赛。这两幅跨越时空的画面,生动诠释了中国职业教育从“根植本土”到“扬帆出海”的融合发展之路。

从工地到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引领中亚职教变革

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前夕,由天津职业大学承建的第二所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在古米廖夫欧亚国立大学正式揭牌,成为当地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新“摇篮”。此前一年多,该国首家鲁班工坊已在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落地运营。这一系列成果源于2023年5月中哈两国签署的合作协议——仅7个月后,首家工坊便在当年12月投入试运行,以“中国速度”展现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效率与决心。

合作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展开。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在哈萨克斯坦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天津职业大学与哈方院校结合专业优势,将“运输设备及技术”确立为工坊核心专业。工坊内配备的32种、49台(套)中国先进教学实训设备构成硬实力支撑,而引入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则带来理念革新。该模式通过真实工程项目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助力建设中亚领先的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动态课程体系:66.6%专业革新重塑教育生态

鲁班工坊为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带来的变革首先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开发了7门课程标准、6门活页式教材,涵盖135个课程模块。”天津职业大学鲁班工坊项目负责人介绍。这套以“需求对接产业、标准引领开发、动态持续迭代”为原则的课程体系,已深度融入哈方院校教学体系。

数据显示,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运输设备及技术专业本科阶段基础课与专业课更新率分别达12.5%和36.4%,博士专业课体系更实现66.6%的高替换率。这种系统性革新不仅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更为中亚地区职业教育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产教深度融合:打造中亚技术交流枢纽

鲁班工坊的生命力源于与产业实际的紧密结合。针对哈萨克斯坦汽车制造、维修保养等领域的技术人才缺口,工坊不仅引入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更联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及在哈中资企业,共建智能网联技术应用与推广中心,面向中亚开展技术培训。这种“企业+院校+研究机构”的协同模式,构建起产教融合的完整生态链。

实践成果显著:多家哈萨克斯坦本土企业为工坊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累计400名本科生参与学历教育,349人次接受职业培训。工坊的辐射效应甚至吸引尼日利亚、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学生前来留学,逐步成长为中亚地区重要的“技术驿站”。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去年视察时曾高度评价,为这一年轻工坊投下“信任票”。从运输设备技术到人工智能建设,鲁班工坊正推动中哈职教合作从传统优势领域向前沿科技跨越。

作为国际职业教育合作的创新实践,鲁班工坊不仅为中亚培养技术人才,更通过输出中国标准、教学模式与产教融合经验,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助力中国职教国际化迈向更高水平。(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