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访活动——“海外高校教师看新疆”活动参访团,走进了新疆库车市,穿梭于库车老街的深巷之中,亲身感受这座丝路古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蓬勃生机。
热斯坦旅游休闲街区,作为库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热闹非凡。这里由主街热斯坦街与四条各具特色的小巷——清城巷、花帽巷、门巴扎、击鼓巷共同组成,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画卷。
参访团成员刚踏入街区,便被两侧独具特色的建筑所深深吸引。有人迫不及待地举起相机,捕捉雕花门楣的每一个细节;有人则专注地倾听向导讲述老街的往昔故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丝路时代。
该街区在2015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然而,岁月无情,它也曾因时间的侵蚀而面临基础设施陈旧、业态凋敝的困境。幸运的是,2022年,库车市在保护老城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微改造、精提升,使得这条老街焕发出了新的生机。2024年,该街区更是被列为自治区级夜间经济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5年又荣获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称号。
漫步在街区中,居民捐赠的老盘子、缝纫机、石磨等老物件,以及工匠精心打造的轿子、驴车等装饰,都颇具吸引力。参访团成员们或弯腰仔细观察这些老物件的细节,或用相机记录下传统工艺的精湛之处,或在色彩鲜亮的木门前合影留念,留下美好的回忆。
走进300米长的花帽巷,各式花帽挂满两侧,与色彩斑斓的艾德莱斯绸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绸制的灯笼、布帘随风轻舞,为这条小巷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温馨。
“这条老街太美了,改造得非常有特色。”清华大学意大利语专业讲师瓦莉亚边走边赞叹道。她表示,老旧街区的改造不仅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也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文化,带动了库车的旅游和经济发展。这种文化保护方式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借鉴。
击鼓巷则以鼓为核心,通过鼓、乐、舞三个方面将古老的鼓文化与龟兹乐舞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了一条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活力的文化巷道。巷内回荡着欢快的音乐,大家驻足欣赏表演,黎巴嫩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塔玛拉·贝鲁更是情不自禁地随之翩翩起舞。
“这是我第一次来新疆,特别喜欢这里。听到音乐我就想跳舞,用舞蹈表达我的快乐。”塔玛拉·贝鲁兴奋地说。她表示,当地对文化的保护做得非常出色,她会把所见所闻分享给亲友,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的美丽与魅力。
夜幕降临,萨克萨克街道的龟兹小巷亮起了暖黄的灯光,参访团开始了对龟兹文化的深度探寻。这条1.2公里长的小巷整洁有序,古朴中透着时尚。艾德莱斯绸制成的五彩油纸伞点缀其间,为这条小巷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作为库车老城区晚清和民国初期街巷格局保存最完整的街区之一,这里的老街、古民居和老物件都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气息。它们见证了库车的历史变迁,也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深厚情感。
“从当地居民的笑容中,能感受到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快乐。”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伊拉克籍教授阿巴斯边走边用相机记录。他表示,这里的人们热情友善,政府在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他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感受更多新疆的美丽与神奇。(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