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城市生态新发现:大型古树成为鸟类重要庇护所

时间:2025-11-06 07:44: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于晓艳

中新网武汉11月4日电 (江珊)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陈思翀带领的科研团队通过系统性研究证实,城市中的大型古树不仅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活文物”,更是鸟类在高度城镇化环境中的关键庇护所。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为城市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城镇化加速栖息地破碎化,古树生态价值凸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动物栖息地碎片化问题日益严峻。在植被稀缺的城市核心区域,大型古树因其独特的生态、文化和历史价值得以保留。这些树木不仅承载着城市记忆,更发挥着新近建设的景观绿地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其庞大且结构复杂的树冠为鸟类提供了理想的停歇场所,丰硕的果实成为食果鸟类的重要食物来源,枝干洞穴则为部分鸟类提供了繁殖空间。

多维度观测验证古树庇护功能

为系统评估城市大树对鸟类的庇护作用,陈思翀团队以武汉为研究样本,从郊野到市中心选取樟树、朴树、柞木等30棵胸径超50厘米的大型古树作为观测对象。在秋季果实成熟期,科研人员通过望远镜记录、红外相机监测等方式,持续观察鸟类在大树周边的经过、停歇和取食行为,累计记录41种、约5000只鸟类的活动数据。

数据揭示:城镇化程度越高,鸟类对古树依赖越强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升,鸟类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但鸟类对大树的利用频率显著增加。市中心区域鸟类在大树上的停歇比例是郊野的4倍,以大树果实为食的鸟类比例更是郊野的150余倍。这一现象表明,在植被资源稀缺的城市中心,大型古树成为鸟类维持生存的核心资源点。

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郊外还是城市中心的鸟类,在大树上的单次停歇或取食持续时间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城市中心略有缩短趋势。科研人员推测,这可能与城市中心的人类活动干扰、噪音污染等因素有关。

专家呼吁:将古树保护纳入城市规划核心

“本研究用数据证明,大型古树是构建韧性城市景观的核心基础设施。”陈思翀强调,其生态价值在越靠近城市中心的地方越显著。他建议,古树保护需突破简单的挂牌管理模式,在城市规划中优先维护大树的微生境,通过完善周边绿地系统、控制人为干扰等措施,让这些“生态基石”真正融入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

此次研究不仅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全球类似高度城镇化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中国方案。(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