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记者 高萌)"大学必须突破单一学科的封闭框架,直接与社会需求接轨,与全球发展趋势对话。"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上,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针对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转型提出深刻见解。
10月31日,王树国以《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为题发表主旨演讲。这位兼具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多年校长经验的教育家,通过提问引发行业深思:若梁文锋(DeepSeek创始人)、王兴兴(宇树科技创始人)、汪滔(大疆创新创始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是否还能创造出改变行业的科技突破?
作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掌舵人,王树国指出当前教育体系面临的根本性挑战: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使社会实践超越传统理论边界,原有知识体系亟需重构。他强调:"新型大学应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能引领技术变革的创新人才。"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福耀科技大学实施本硕博八年贯通制,首期50名本科生已入读八大特色学院:计算与人工智能学院、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运载与智慧交通学院、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文理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树国透露,学校将产业最新技术动态融入教学过程,确保学生始终站在技术前沿。
这位被学生称为"网红校长"的教育家,以杨振宁获诺贝尔奖的经历阐释战略选择的重要性:"杨先生曾说,当年美国同学中不乏更聪明者,但方向选择决定了成就差异。面对技术革命,必须精准识别战略必争领域。"
针对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融合,王树国特别指出:"缺乏人文素养的理工人才难以成为真正的大师。哲学思维、批判性思考是创新者必备的素质。"他表示,福耀科技大学将着力培养兼具创新思维、试错勇气和战略视野的"科技拓荒者"。
自今年初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福耀科技大学已构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王树国总结道:"大学不应再是象牙塔,而要成为连接社会需求与科技前沿的桥梁,这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