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11月3日电(王华 王佳航)11月3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十五运会广州赛区国企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广州正以十五运会为契机,全面推动城市生态内涵与“颜值”双提升,实现城市功能与赛会体验的协同发展。

图为十五运会吉祥物矗立广州珠江之上。广州市委宣传部 供图
200余项城市品质提升项目落地,赛会体验全面升级
据介绍,广州围绕十五运会已完成赛事场馆、道路交通、珠江两岸等城市品质提升项目约200项。其中,广州市属国企承担了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等17个全运场馆的升级改造任务,改造面积达28万平方米,目前均已按时保质完成。广州珠实集团不仅完成了广州赛区火炬传递的服务保障,还将继续为开幕式及后续赛事提供支持。
在景观提升方面,广州城投集团精心打造珠江两岸34公里夜景灯光,形成“两核、六片、十桥、多点”的城市风景线;广州交投集团完成道路品质提升47.5万平方米,标线翻新2.4万平方米,绿化提升7.7万平方米,为市民和游客营造更舒适的出行环境。
绿色全运会引领可持续发展,全国首个近零碳体育场落地广州
广州以十五运会为契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内涵与城市“颜值”同步提升。据介绍,广州已初步形成“赛时服务赛事、赛后惠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场馆改造中,广州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资源。例如,广州发展集团在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中心等场馆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新增光伏设施9500平方米,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5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5吨,助力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成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
此外,广州水投集团、环投集团、发展集团等企业向十五运广州赛区捐赠5.8万吨碳排放特别配额和碳普惠自愿减排量,为绿色办赛提供有力支持。
建设“无废城市”,打造环保赛事新标杆
广州还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为十五运会注入环保新动能。广州环投集团围绕体育场馆和交通枢纽,完善回收分拣体系,确保可回收物“随手可投、就近可交”。在天河、越秀、南沙等区域设置赛事场馆垃圾收运专线,并部署50余台无人驾驶清扫车全天候作业,实现垃圾分类与清运的高效管理。
国资国企全力保障,13个专项方案护航赛事
据悉,广州国资国企制定了13个专项保障方案,21家市属国企组建专业保障团队,4.1万人参与赛事服务、酒店接待、公共交通等保障工作,提供2700台保障车辆。此外,5家市属国企成为签约赞助企业,通过现金、实物赞助超1亿元,为十五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坚实后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