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辽宁彰武创新麦豆轮作模式:治沙增收双赢新路径

时间:2025-11-06 22:03: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曹子健

辽宁彰武麦豆轮作田

辽宁彰武创新麦豆轮作模式:治沙增收双赢新路径

中新社辽宁彰武11月4日电(记者 王涵 禹瑞斋)深秋的彰武大地,收割后的麦茬与大豆根茬在褐色土壤中交错挺立,与远处泛白的沙丘形成鲜明对比。这片曾被风沙肆虐的土地,如今通过创新的农业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治理与农民增收的共赢之路。

沙患重地变身生态试验场

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彰武县,曾是辽宁沙化最严重的区域。全县96.07万亩沙化耕地,每年春秋两季成为主要风沙源。作为新中国治沙事业的起点,这里与风沙的博弈已持续七十余年。当地农业部门数据显示,通过持续治理,全县沙化土地面积较峰值时期减少37%,但剩余未治理区域仍面临严峻挑战。

麦豆轮作构建生态防护网

2023年起,彰武县在5个乡镇试点推行"麦豆两茬"轮作模式。该模式通过精准时序安排:3月初采用液体地膜技术提前播种春小麦,4月风沙季时麦苗已形成绿色屏障;7月小麦收获后立即播种大豆,其根瘤菌固氮作用与秋季根茬共同构筑地表保护层。这种"春护土、秋固沙"的生态循环,使土地实现"一年两收"。

大豆根茬固沙效果

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部副部长曹友文手持改良土壤介绍:"通过三年轮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从0.8%提升至1.2%,颜色由黄白转为浅褐,保水保肥能力显著增强。"2025年该技术已扩展至12个乡镇的1.1万亩土地,计划到2026年覆盖25万亩沙化耕地。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

先达万和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滕永贺算了一笔经济账:小麦搭配彰武特色黑豆种植,亩均效益超800元。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试种的500亩鲜食大豆成功打开国际市场,明年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至3000亩。"在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沙区实现这样的产出,充分证明模式的可行性。"滕永贺说。

综合治理打造绿色屏障

除轮作模式外,彰武县同步推进农田林网建设、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等措施。在双庙镇示范区,记者看到宽度达15米的农田防护林带,配合地边3米宽的灌木隔离带,形成三级防风体系。气象部门监测显示,该区域风速较治理前降低40%,土壤含水率提高18%。

这片曾被预言"将在50年内消失"的土地,如今通过麦浪与豆荚的交替生长,既守护着国家粮食安全,又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其创新实践为三北工程区乃至全球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治理范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