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深圳11月2日电(记者 索有为)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重要节点,第五届新时代改革开放论坛于11月2日在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广东省委党校、深圳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深圳市委党校、深圳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勇立潮头先行示范 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主题,就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及干部队伍现代化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特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注入新动能。

干部队伍建设:以高质量培训赋能改革攻坚
广东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蒋达勇在主旨发言中强调,干部教育培训是兴党强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工程。他提出,需通过强化政治训练、夯实理论根基、补齐能力短板、涵养作风修养,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干部培养体系,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这一观点引发与会者对干部队伍现代化建设的广泛共鸣。

深圳经验:综合改革试点的示范效应
深圳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研究员谭刚从“时代坐标”“演进历程”“成效评述”三维度解析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他指出,深圳通过“实施方案+授权清单”的迭代机制与央地协同模式,成功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创新活力,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改革经验。例如,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等领域,深圳的探索为全国改革提供了重要范本。
中国式现代化:深圳的“三元协同”范式
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副院长陈家喜提出,深圳的成功源于“有力政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协同效应。他分析称,深圳突破了传统“政府-市场”二元对立框架,通过政党顶层设计的政治保障、政府精准服务的能力支撑与市场充分竞争的创新活力,实现了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这一“三元协同”模式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城市级实践案例。
历史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全球贡献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志从历史维度探讨改革的原创性价值。他认为,全面深化改革以守正创新为根本遵循,不仅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更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为全球经济治理、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例如,深圳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实践,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标杆。
新书发布:解码深圳45年崛起密码
论坛期间,《新时代改革开放丛书·深圳系列》新书《深圳改革开放实践研究》正式发布。该书从全国征集的60余篇高质量稿件中精选汇编,系统梳理了深圳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蜕变历程,揭示了“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高效、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内核,为其他地区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深圳方案”。
本次论坛由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主办,旨在通过学术研讨与经验总结,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凝聚共识、探索路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