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四川气候中心VEP核算助力生态资产抵押融资创新实践

时间:2025-11-07 09:32: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付子豪

【中新网成都11月6日电】记者从四川省气候中心获悉,该机构近日完成的西昌邛海湿地景区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核算项目,成功支撑兴业银行集团完成全国首例VEP质押贷款业务,实现生态价值从理论核算到金融资产的突破性转化。

西昌邛海湿地景区生态景观

生态价值质押融资首单落地

该项目以邛海湿地景区一、二、三期生态系统的综合价值为质押标的,帮助西昌海河文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获得1亿元绿色贷款。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将特定地域生态价值直接转化为银行可接受抵押物的创新实践,解决了生态资产'评估难、变现难'的行业痛点。

VEP核算体系填补行业空白

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核算体系,通过划定精确地理边界,量化计算特定区域内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供给、气候调节、文化服务等多元价值。相较于传统GEP核算的大区域统计模式,VEP具有'地域精准、项目明确、量化科学'三大优势,有效解决了生态产品市场转化率低的技术难题。

四川省气候中心研发的核算模型,创新性纳入气候调节服务价值测算,构建了包含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固碳释氧等12项核心指标的评估体系。经第三方机构验证,邛海湿地三期区域综合生态价值超过4亿元,其中气候调节服务价值占比达37%。

气象科技赋能绿色金融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团队采用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进行三维评估。通过建立'生态价值-金融产品'转换公式,首次实现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货币化表达,相关成果被纳入兴业银行绿色信贷评估体系。

该项目形成的《特定地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已通过金融行业标准认证,成为全国首个可用于生态价值质押融资的技术依据。这为生态资产'可评估、可交易、可融资'提供了完整解决方案,开创了'生态价值信用化'的新路径。

气象+金融融合发展新模式

此次实践是四川省气象局深化'气象+金融'协同创新的标志性成果。通过构建生态气候价值评估体系,有效破解了金融机构识别生态资产金融属性的技术瓶颈。据测算,该模式可使生态类贷款审批周期缩短40%,风险评估准确率提升25%。

四川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扩大VEP核算技术在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应用,推动生态气候资源评估成果在碳汇交易、生态补偿、灾害保险等领域落地,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强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