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城市生态新发现:大型古树成为鸟类重要避难所

时间:2025-11-07 16:31: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于晓艳

城市中的大型古树

中新网武汉11月4日电(江珊)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陈思翀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Biological Conservation》发表研究论文,首次通过系统观测证实:大型古树是城市鸟类生存的关键庇护所,尤其在高度城镇化区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城镇化加剧栖息地破碎,古树成鸟类“生命绿洲”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动物栖息地呈现碎片化趋势。在植被稀疏的城市中心区域,少数得以保留的大型古树因其独特的生态价值,成为鸟类等野生动物的重要生存依托。研究指出,这些古树不仅拥有庞大复杂的树冠结构,为鸟类提供理想的停歇场所,其结出的果实更是成为食果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

跨区域观测:30棵古树记录5000只鸟类活动

为验证古树对鸟类的庇护作用,研究团队历时两年,从武汉郊野到市中心选取樟树、朴树、柞木等30棵大型古树作为观测点。在秋季果实成熟期,科研人员围绕这些古树开展全天候行为观察,重点记录鸟类经过、停歇和取食的频次与持续时间。

数据揭示:市中心鸟类更依赖古树资源

观测数据显示,研究共记录到41种、约5000只鸟类的活动。尽管城镇化程度提高导致鸟类多样性下降,但鸟类对古树的依赖度显著上升:市中心区域鸟类在古树上停歇的比例是郊野的4倍,以古树果实为食的鸟类数量更是郊野的150余倍。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身处郊外还是城市中心,鸟类在古树上单次停歇或取食的持续时间并无显著差异,市中心鸟类停留时间甚至略有缩短,推测与城市噪音、人类活动等干扰因素有关。

专家呼吁:将古树保护纳入城市规划核心

“这项研究用数据证明,大型古树不仅是承载历史记忆的‘活文物’,更是维持城市生态功能、构建韧性城市景观的基础设施。”陈思翀研究员强调,古树保护需突破传统“挂牌管理”模式,在城市规划中应优先维护古树周边微生境,完善绿地系统网络,使这些生态瑰宝真正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尤其在城市中心区域,古树的生态价值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而愈发凸显。

该研究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视角,提示决策者在推进城市更新的同时,需高度重视大型古树的生态服务功能,通过科学规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