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11月6日电(记者 何浠)记者6日从四川省气候中心获悉,该中心近日完成的西昌邛海湿地景区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核算成果,成功助力兴业银行集团VEP质押贷款业务落地,标志着我国生态资产金融化迈出关键一步。
以西昌邛海湿地景区一、二、三期生态价值为质押,西昌海河文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近日获得1亿元银行贷款。该项目通过量化特定地域生态系统的综合价值,首次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可抵押的金融资产,实现了生态价值核算从理论模型到市场应用的突破性转化。
VEP(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是指以特定地理单元为边界,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未来开发预期收益,对物质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等价值进行货币化核算的评估体系。与传统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相比,VEP具有'地域精准、项目明确、量化科学'三大优势,有效解决了传统核算体系范围过大、市场转化困难等问题。
在本次核算中,四川省气候中心依托长期气候资源评估经验,构建了包含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固碳释氧等核心指标的评估模型。通过创新性引入气候调节服务价值测算,首次实现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量化评估,为生态产品的金融属性识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技术团队对邛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进行系统评估,测算显示景区三期区域综合生态价值超过4亿元。该成果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核查与金融机构采信,成为全国首批可用于生态价值质押融资的技术依据。
此次实践是四川省气象局深化'气象+金融'融合发展的重要成果。通过精准量化气候调节价值等核心指标,气象科技有效破解了生态资产抵押融资中的技术瓶颈,为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信贷产品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据四川省气候中心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拓展生态气候资源评估应用场景,推动更多气象科技成果在生态补偿、碳交易等领域落地,为四川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