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武汉11月7日电(记者 张芹)11月7日开幕的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传来消息:武汉正通过设计力量深度融入城市更新实践,推动发展模式转型,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武汉近年来在既有建筑改造、老旧社区焕新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案例。
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开幕式现场。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当前,武汉正全力推进“五改四好”工程,涵盖既有建筑改造、老旧小区升级、老旧街区活化、老旧厂区转型及城中村更新,同步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设计成为贯穿这一进程的核心纽带——从百年建筑翟雅阁变身武汉设计之都客厅,到平和打包厂转型为文化创意空间,再到东湖绿道三期项目通过自然与公共空间融合提升生活品质,设计正全方位重塑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品质。
本届双年展主题展区集中展示了武汉在旧工业区活化利用、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智慧社区建设等领域的创新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城市及活动部主任丹尼斯·巴克斯在视频致辞中特别提到,武汉东湖绿道三期项目通过自然景观与公共空间的有机融合,为全球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鲜活范本”,证明城市发展方案并非抽象概念,而是能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实践路径。
观众参观武汉设计双年展主题展区。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分析指出,武汉已具备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特征,城市空间需在满足多元需求中挖掘新增长点。他强调,应通过智能配置空间要素、持续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城市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型。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总规划师何梅表示,本届双年展以“创意无界·融合共享”为主题,汇聚了全球前沿设计理念与本土创新实践。展会旨在推动设计创意深度融入社区、园区、街区等城市肌理,形成“设计赋能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模式,为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新引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