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大连守砖人费广业:用收藏守护城市历史记忆

时间:2025-11-07 21:17: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苏亦瑜

中新网大连10月31日电 题:大连守砖人费广业:用收藏守护城市历史记忆

中新网记者 杨毅

在大连,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文化守护者——费广业。这位从教17年的初中数学教师,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从教育工作者到全国知名老花砖藏家的蜕变。他以脚步丈量中国版图,用积蓄筑起文化长城,让数万片承载着民国记忆的老花砖重焕生机,为城市保存了一份独特的文化基因。

费广业与老花砖收藏

从三尺讲台到文化战场

2001年,费广业在瓦房店市开启教师生涯时,绝不会想到自己会与老花砖结下不解之缘。2008年一次营口熊岳镇的采风经历,让他在明清古街的炕柜上,首次邂逅了那些刻满岁月纹路的彩色砖块。这些产自1915-1935年间的文化载体,带着欧洲工艺的基因,经印度、东南亚传入中国东北,在民国时期成为财富家庭的标配装饰。

"当时这些镶嵌着老花砖的家具正在被批量拆解,砖块以极低价格流向海外。"费广业翻开泛黄的收藏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块砖的产地、纹样和历史背景。从2022年正式开启收藏之路起,他的足迹已覆盖12个省份30余个城市,收藏品种突破600个,数量达上万片,构建起全国最完整的民国花砖数据库。

费广业收藏的老花砖特写

抢救性保护的生死时速

在收藏圈内流传着费广业"千里追砖"的传奇。2023年盛夏,当他得知吉林辽源藏友手握稀缺的"牡丹缠枝"纹样砖时,立即放下教案驱车北上。面对藏友次日即将出国的突发状况,他连续驾驶9小时完成跨省交易,最终以20余万元购得37片珍品。"运砖回连的夜里,听着车轮与砖块轻微的摩擦声,那种踏实感无法言喻。"

这种紧迫感源于残酷的现实: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新加坡商人大规模收购东北、闽南地区的老花砖,导致国内存量锐减。费广业展示的对比数据显示,2000年国内存量约50万片,如今已不足15万片。更令他感动的是,多位藏友得知其收藏初衷后,主动将珍稀品种半卖半赠,其中汕头藏家林先生提供的"八宝吉祥"纹砖,市场估值超8万元却仅收成本价。

费广业收藏室全景

让历史记忆照进现实

走进费广业位于西岗区的收藏馆,200平米的展厅宛如时光隧道。墙壁上镶嵌的几何纹花砖与炕柜上的花鸟纹砖交相辉映,阳光透过彩绘玻璃在地面投射出斑斓光影。这里不仅收藏着每片价值从50元到3000元不等的砖块,更保存着民国时期的生活美学密码——从大连俄式建筑到上海石库门,从闽南红砖厝到东北大宅院,每块砖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密码。

如今,费广业正推动"花砖博物馆"项目落地。这个计划包含三大板块:常设展区将系统展示花砖演变史,互动工坊提供传统砖雕体验,数字展厅则通过V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这些砖块记载着城市记忆,是文旅融合的绝佳载体。"他指着设计图畅想,未来游客可以亲手制作花砖文创,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化传承的力量。

从数学教师到文化守夜人,费广业用二十年时光编织着守护传承的梦想。当被问及坚持的动力时,他抚摸着展柜里的"万字纹"砖轻声说:"每块砖都是打开历史的钥匙,我要让这些沉默的见证者,在新时代发出文化强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