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10月31日电(记者 钟旖)10月31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高校外语学刊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年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的外语学刊主编、科研专家及学术骨干齐聚山城重庆,围绕“新时代外语学刊的使命与创新发展”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构建中国特色外语学术话语体系、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凝聚智慧力量。
图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高校外语学刊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现场。四川外国语大学供图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外语学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肩负着向世界阐释中国理念、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使命。他指出:“外语学刊不仅是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连接中外文明的纽带。未来需进一步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引领学术创新方向,助力中华文化在全球语境中的有效传播。”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高校外语学刊专业委员会会长庄智象在主题报告中提出,当前国际关系格局重塑与人工智能技术迭代为外语专业发展带来双重挑战。他呼吁学界理性看待技术变革,倡导“人机协同”的学术出版模式,同时强调学刊需坚守学术初心,明确特色定位,履行服务职能,以高质量内容提升国际话语权。“期待通过本次年会,为外语学刊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提供方向指引。”庄智象表示。
在主题发言环节,《外国语》《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国语文》等十余家核心期刊代表分享了创新实践案例。与会专家围绕四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据悉,本次年会为期三天,除主题报告外,还设置了理事会会议、红岩精神研学实践、圆桌讨论等环节。作为全国外语学刊领域的高端学术平台,会议不仅为学界提供了交流契机,更为构建中国特色外语学术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注入新动能。主办方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学刊与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融合,助力中国外语学术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