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广东近一周基孔肯雅热新增259例本地个案 疫情呈下降趋势

时间:2025-11-07 23:33: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付子豪

中新网广州11月2日电 (记者 蔡敏婕) 广东省疾控局2日发布最新基孔肯雅热监测信息显示,10月26日0时至11月1日24时,全省累计新增报告259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确诊病例,未出现重症或死亡个案,疫情整体呈现持续下降态势。

根据病例分布统计,佛山市报告51例,深圳市48例,江门市44例,广州市37例,珠海市18例,潮州市10例,中山市和东莞市各9例,肇庆市8例,湛江市和惠州市各5例,清远市4例,汕头市、梅州市和揭阳市各3例,茂名市和河源市各1例。病例覆盖全省15个地级市,以珠三角地区为主。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分析指出,当前全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已进入零星散发阶段,防控成效显著。他强调,虽然疫情风险降低,但蚊媒传染病防控仍需保持警惕,尤其进入秋冬交替季节,需持续巩固防控成果。

针对防控措施,康敏建议公众落实三项核心行动:一是开展“1130”防蚊灭蚊专项行动,即上下班1分钟清理积水容器,每周组织1次环境大扫除,每日花3分钟排查蚊虫孳生地;二是强化社区联防联控,通过清除闲置容器、翻盆倒罐等方式消除蚊虫栖息环境;三是完善重点场所防控,学校、工地、公园等人员密集区域需定期开展蚊媒密度监测。

对于有境外旅行计划的市民,专家特别提醒:前往东南亚、南亚等热带亚热带疫情高发地区时,需配备驱蚊液、长袖衣物等防护用品,尽量避免在清晨黄昏等蚊虫活跃时段户外活动。回国后若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典型症状,应立即佩戴口罩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申报境外旅居史,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据悉,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通常为2-4天。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关节疼痛、皮疹等,多数患者经对症治疗可痊愈,但部分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遗留慢性关节痛等后遗症。(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