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海外高校教师探访库车老街:感受千年文化与现代活力交融

时间:2025-11-08 00:22:4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 作者:梁异

11月1日,一场以“海外高校教师看新疆”为主题的参访活动走进新疆库车市。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们穿梭于库车老街深巷,用脚步丈量这座丝路古城的文化厚度,感受历史古韵与现代活力的交融共生。

探访热斯坦街区:雕花门楣下的历史回响

作为库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热斯坦旅游休闲街区由主街热斯坦街与清城巷、花帽巷、门巴扎、击鼓巷四条支巷构成。参访团刚踏入街区,便被两侧维吾尔族传统建筑吸引——有人举起相机捕捉雕花门楣的繁复纹样,有人驻足聆听向导讲述老街的百年往事。一位教师轻抚斑驳的木门感叹:“这些细节里藏着时间的密码。”

该街区自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后,历经三轮升级改造:2022年启动“微改造”工程,在保留老城肌理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2024年获评自治区级夜间经济文旅消费集聚区;2025年正式跻身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行列。如今,居民捐赠的老石磨、工匠打造的驴车模型等200余件传统物件点缀其间,成为鲜活的文化展品。

花帽巷与击鼓巷:传统工艺的现代演绎

在300米长的花帽巷内,40余家手工艺店铺沿街铺展。维吾尔族花帽与艾德莱斯绸制成的灯笼、布帘随风轻舞,形成一条流动的色彩长廊。清华大学意大利语讲师瓦莉亚边拍摄边赞叹:“这种改造既保留了文化基因,又创造了经济价值,值得全球城市借鉴。”据统计,街区改造后带动周边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8万元,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

转角进入击鼓巷,欢快的龟兹乐舞声扑面而来。这条以鼓文化为主题的巷道,通过鼓乐表演、鼓形雕塑、鼓纹装饰等多元形式,将2000年前的龟兹乐舞文化活化呈现。黎巴嫩大学法学教授塔玛拉·贝鲁被音乐感染,即兴加入舞蹈队伍:“音乐和舞蹈是跨越国界的语言,我要把这份快乐分享给朋友们。”

龟兹小巷夜游:古民居里的时光胶囊

夜幕降临,参访团移步萨克萨克街道的龟兹小巷。这条1.2公里长的巷道完整保留了晚清至民国时期的街巷格局,青砖灰瓦的古民居间,艾德莱斯绸制成的油纸伞在暖黄灯光下摇曳生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伊拉克籍教授阿巴斯用相机记录着每个细节:“从居民的笑容里,能看到文化保护带来的幸福感。”

库车市文旅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当地通过“政府引导+居民参与”模式,对12处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培育非遗工坊8家,开发文创产品300余种。这种“活态保护”理念,让千年古城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冬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