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11月7日电】(记者 蔡敏婕)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粤港澳全运会)武术赛事的核心举办场馆,广州南沙体育馆的配套工程——南沙体育馆文体广场于11月7日正式投入使用。记者从中铁一局获悉,该项目已完成全部场地布置,将以全新面貌迎接全运会到来。

七大功能区打造复合型文体空间
南沙体育馆文体广场项目总面积达7万平方米,划分为启航广场区、海滨广场区、城市绿化区、阳光草坪区等七大功能区域。施工内容涵盖园建工程、标识系统、绿化景观、室外水电管网及智能化改造五大板块,形成集赛事服务、市民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共空间。
岭南海洋文化融入设计细节
广场设计深度融合岭南海洋文化元素,采用黑、灰、白三色铺装模拟海水波浪纹理,配合3盏高杆灯、4盏中杆灯及多枚埋地灯的夜间照明系统,使波浪纹理在夜间依然清晰可见。整体景观与“海螺”造型的南沙体育馆形成“陆海呼应”的独特视觉效果,彰显滨海城市特色。
120天攻坚实现三重升级
据承建方中铁一局项目团队介绍,面对场地受限、材料繁杂、工艺要求高等挑战,团队历时120天完成拆除、修缮、铺装等工序,实现文体广场“外观、功能、人文”的三重升级。路面采用沥青翻新工艺,配合刷漆划线与标识改造,形成平整美观的行车导视系统;绿化景观通过增加植被种类、扩大覆盖面积,并建设智能喷灌系统,确保场馆四季常青。
配套设施全面优化
针对广场地下室出入口、停车场等区域,项目团队实施防洪排涝改造与景观美化工程,满足大型赛事期间的集散需求。照明系统新增85盏祥云灯、44盏草坪祥云灯及多类型特色灯具,包括广场埋地星星灯、照旗台埋地投光灯、渐变射树灯等,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光影氛围,充分展现人文关怀。
此次文体广场的启用,不仅为十五运会武术赛事提供了优质场地保障,更成为展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魅力的新窗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