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秋冬转寒,老年人养生防病实用指南与中医妙招

时间:2025-11-11 03:46:0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周驰

秋冬转寒,老年人养生防病实用指南与中医妙招

随着秋冬季节的交替,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显著增大。对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如何安全度过这个季节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发布会,邀请多位中医专家为老年人养生防病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抗外邪:内外兼修,增强正气

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徐凤芹指出,老年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多种慢性病共存、功能减退以及衰弱综合征。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人体多系统共同衰退、相互影响的结果。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认为老年健康问题应看作人体自然生活规律中“老”这一阶段的整体状态失衡,根本原因在于脏腑气血虚损,特别是肾精不足和脾胃功能减弱。

秋冬季节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期,老年人如何提高自身正气抵抗外邪?徐凤芹介绍,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老年人多属气虚体质,抵御外邪能力不足,因此预防感冒的关键在于“益气固表”。推荐采用平补的方式,如服用黄芪炖鸡汤补中益气,食用山药粥健脾养肺,通过大枣茶调和营卫。必要时,也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经典的益气固表类方剂,增强机体防御能力。此外,适度运动、适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和稳定情绪也是提升正气的重要方法。

缓解腰腿疼:穴位按摩与艾灸

腰腿疼痛在老年人中较为普遍。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葛金文表示,疼痛不严重者可用简单方法缓解。首先是穴位按摩,如腰背痛可握拳用拳眼上下摩擦后腰的肾俞穴区域;腿酸痛可用拇指按揉膝盖外侧的足三里穴及膝后委中穴,每穴按摩1—2分钟,以感到酸胀为度。此外,艾灸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温热效应深入经络,驱散寒湿,特别适合遇寒加重的疼痛。可选取肾俞、大肠俞、阳陵泉、委中、足三里等穴位施灸,每穴10—20分钟,以温热舒适、皮肤微红为宜。同时,中药热敷包也是缓解腰腿疼痛的好帮手。

葛金文强调,老年人平时应特别重视腰腿肌肉的锻炼。在家里可以采取温和的方式锻炼,如仰卧躺在床上,脚尖尽力向前伸再回勾,反复进行以强壮小腿;或伸直膝关节将腿抬高30—45度保持数秒后再放下,反复锻炼腰腿肌肉。

多法并举:滋养阴液,缓解干燥

不少老年人经常感到口干、眼睛干涩、皮肤干燥瘙痒,这是为什么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杨戈介绍,中医将这类干燥症状归结为“阴虚津亏”。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会出现自然的阴液耗伤,主要原因包括肝肾阴虚、脾胃虚弱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

那么,该如何改善这类问题?杨戈介绍,改善阴虚干燥切忌一味大量灌凉水,那会进一步损伤脾胃。正确的思路是“滋阴润燥”,即补充能够生成津液的根本物质并促进其输布。食疗方面可选用温和的滋阴食材,如沙参麦冬玉竹茶润肺生津、养胃滋阴;银耳百合羹润肺安神、滋补肝肾。起居方面应避免熬夜、保持居住环境湿度适宜、避免过度沐浴和使用碱性强的清洁品。情志方面宜保持心情平和、避免大怒与过度思虑。此外,配合穴位按摩如按揉三阴交与太溪穴也能加强滋阴效果。

补虚安神:呵护睡眠,改善失眠

很多老人晚上睡不好、容易醒,中医有哪些安神助眠方法?徐凤芹表示,老年人失眠发生率约30%—50%,且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这反映了“老年人多虚多瘀”的生理特点。中医治疗失眠从“补虚”和“安神”两方面入手,推荐了两个食疗方:一是桂圆莲子羹养心安神、健脾益肾;二是百合枣仁茶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也可按压内关穴和神门穴宁心安神。同时,家人对老年人的呵护支持也很重要,睡前问候或陪伴聊天能提供心理安抚。

饭后行走:因人而异,科学运动

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否适合老年人?葛金文表示,“饭后百步走”本意是通过舒缓运动来促进脾胃消化和运化水饮,但并不适合所有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好、没有严重慢性病的老年人饭后适度活动更有益身心健康;脾胃功能较弱、易积食的老人饭后休息约30分钟再慢走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胃下垂或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老年人则不宜饭后立即行走。

运动养生:不伤为本,适度为要

葛金文提醒老年人运动养生须遵循“不伤为本,适度为要”的原则。首先要顺应自然,选择阳气升发的早晨或下午阳气较盛的时间运动;春夏可适当增加运动量,秋冬则应趋向收敛。其次要量力而行,做到“形劳而神不倦”,运动以微汗舒畅、不觉疲劳为度。同时还要“重点锻炼,顾护根本”,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动作壮腰固肾。此外,老年人的运动不应只追求形体的活动,更要注重精神的调养,实现“形神合一”。

葛金文强调,老年人“护本锻炼”可以遵循下列“三字经”:腰常搓,肾俞热;膝常揉,筋不结;腿常抬,血自流;腹常摩,脾自强;气常匀,意常守;缓柔稳,久见功。

本报记者 王美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0月31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