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大兴安岭新发现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研究迈入新阶段

时间:2025-11-11 13:14: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田博群

中新网大兴安岭11月9日电(邱贺岩 记者姜辉)11月8日,由黑龙江省文旅厅(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局)主办,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大兴安岭地区文旅局、塔河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术研讨论证会”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隆重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次流域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在大兴安岭地区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80余处,这一发现不仅拓展了对区域史前文化遗存分布与内涵的认知,更为构建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序列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黑龙江流域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术研讨论证会现场

“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术研讨论证会”在大兴安岭塔河县召开。 邱贺岩 摄

会上,吉林大学教授陈全家、王春雪,黑龙江大学教授段光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仪明洁等黑龙江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有关单位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研讨黑龙江流域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与研究进展。会议系统总结了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勘探及十八站1、2、4号遗址考古勘探的阶段性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强调,地方党委政府和文物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工作要注重多学科融合应用,深化考古研究与价值阐释,提升文物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要以文物保护考古助推文旅深度融合,将其纳入“十五五”规划当中,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专家学者研讨大兴安岭地区发现的石制品

专家学者研讨大兴安岭地区发现的石制品。 邱贺岩 摄

会议期间,辽宁大学相关负责人就项目实施总体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参会专家学者分别就大兴安岭地区历史价值与学术研究意义、长白山地区旧石器“考古中国”项目进展、数智时代文化遗产可视化建设成果分享等议题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人员还观摩了此次调查勘探发现的代表性石制品与动物化石标本,并围绕大兴安岭地区旧石器文化序列、技术谱系及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本次会议标志着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进入新阶段,不仅为后续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学术研究与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兴安岭地区的史前文化面貌将更加清晰,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贡献重要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