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刘梦青)记者从30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法治宣传教育法》将于2023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治宣传教育义务与公益普法责任,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提供制度保障。
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负责人黄春华在发布会上指出,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网络法治宣传教育进入规范化、制度化新阶段。'法律不仅强化了网信部门的统筹职责,更对网络平台、从业者及用户的普法责任作出具体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网信部门将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法治宣传机制。具体包括:
'我们鼓励制作传播《民法典》普法动画、《网络安全法》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黄春华透露,今年已安排专项资金支持30部法治微电影创作。
法律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双重要求:
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特别规定:网络游戏、直播平台须在晚10点至次日8点实施'青少年模式'强制跳转,同步推送《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内容。
法律建立'媒体公益普法'制度,要求网络平台:
| 普法形式 | 具体要求 |
|---|---|
| 专题专栏 | 每月推出2个以上法治主题策划 |
| 公益广告 | 视频平台每日播放量不低于总广告量的5% |
| 新闻报道 | 重大法治事件24小时内开设专题页面 |
抖音、微博等平台已率先响应,11月起将开设'法治进行时'直播栏目,邀请法官、律师在线答疑。
黄春华表示,网信部门将通过三个维度推进法律落地:
内容建设:建立国家级法治案例库,供平台免费调用
实践融合:将普法成效纳入网站备案审核指标
手段创新:试点AI普法机器人、VR法治教育基地
'我们正在研发'法治积分'系统,用户参与普法活动可兑换平台权益。'黄春华透露,该系统计划于2024年初在部分省市试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