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乒乓外交”54年回响:美国亲历者朱迪·霍尔弗罗斯特的中国情结

时间:2025-11-12 02:17: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田博群

中新社南宁11月11日电 题:“乒乓外交”54年回响:美国亲历者朱迪·霍尔弗罗斯特的中国情结

作者 陈秋霞

“友谊万岁!”当中美“乒乓外交”亲历者朱迪·霍尔弗罗斯特与梁戈亮在视频通话中用中文喊出这句心声时,跨越半个世纪的情谊在屏幕两端涌动。近日,这位80岁的美国老人带着珍藏54年的照片集,回到中国乒乓球名宿梁戈亮的家乡广西,用亲身经历讲述“小球转动大球”的传奇故事。

11月9日朱迪·霍尔弗罗斯特在南宁与梁戈亮视频通话

11月9日,朱迪·霍尔弗罗斯特在广西南宁与身在北京的梁戈亮视频通话。陈秋霞 摄

15岁少女的意外之旅:打破坚冰的“破冰者”

1971年4月,15岁的朱迪作为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最年轻的成员踏上中国土地。这个来自俄勒冈州的少女至今记得,当她在日本名古屋世乒赛期间得知要访问中国时,“既惊讶又兴奋,虽然对中国一无所知,但直觉告诉我这将是一次非凡旅程”。

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与中国运动员的友谊赛上,朱迪第一次触摸到印有“中国”字样的乒乓球拍;漫步长城时,她惊叹于“人竟然可以在城墙上行走”;而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的亲切会见,更成为她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周总理用英语说‘你好’,当团队成员讲笑话时,他还没等翻译就笑出声来。”朱迪展示着泛黄的照片,眼神依然闪亮。

从“神秘国度”到文化窗口:一夜成名的外交使者

这场持续9天的访问彻底改变了朱迪的人生轨迹。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新闻登上全球媒体头条,15岁的她成为美国民众了解中国的“活窗口”。“回国后,我走到哪里都会被认出来,大家说‘那就是去过中国的女孩’。”朱迪回忆道,她频繁接受采访、发表演讲,甚至登上电视节目,“尽管年纪小,但每个人都想听我分享中国见闻”。

这段经历也让朱迪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1972年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时,她再次见到偶像梁戈亮,并在此后数十年间保持着跨国友谊。“我们在比赛现场重逢,在‘乒乓外交’纪念日互致问候,这份情谊从未中断。”朱迪说。

54年传承:从个人记忆到国家纽带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朱迪,依然保持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她自学中文,研究中国历史,家中书架上摆满关于中国的书籍。“中国有五千年文明,这种深厚底蕴值得用一生去探索。”她笑着说,每当有人询问那段历史,她总会详细讲述每个细节,“因为这不仅是个人记忆,更是中美关系的里程碑”。

这种传承正在延续。朱迪的儿子近期接受采访,接力讲述“乒乓外交”故事;她所在的俄勒冈州议会通过议案,承诺加强与中国各省市的友好合作。“从1971年代表团访华,到如今州际合作深化,这正是‘乒乓外交’精神的生动体现。”朱迪认为,民间交流始终是中美关系的基石,“只要两国人民保持对话,友谊就能跨越任何障碍”。

近日,朱迪与梁戈亮受邀拍摄纪录短片,用乒乓球拍挥出的弧线串联起54年时光。“人们依然对这段历史充满兴趣,这说明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过时。”朱迪说。在她珍藏的照片集中,1971年的长城合影与2025年的视频通话截图并排陈列,见证着“小球转动大球”的永恒魅力。(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