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银发经济新趋势:从养老到享老,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时间:2025-11-18 05:28: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陈海峰

中新网福州10月31日电 (林榕生 邹挺超 叶艺琳)31日下午,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一场聚焦老龄产业变革的盛会——由福建省老年事业促进会与《中国慈善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银发经济创新发展主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汇聚政产学研金多领域代表的盛会,标志着中国养老产业正从基础保障向品质升级加速迈进。

银发经济创新发展主题活动现场

银发经济创新发展主题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我们正经历从'养老'到'享老'的范式转变,这不仅是服务理念的升级,更是产业生态的重构。"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在主旨发言中强调,创新是打通这条新路径的核心引擎。他特别指出,福建在智慧养老平台建设、老年文化消费开发、社区居家服务标准化等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有望形成可复制的全国性经验。

本次活动以"智享银龄,融合创新"为主题,吸引近200位来自政府、产业、学术、金融等领域的代表参与。与会者通过主题演讲、案例分享、圆桌对话等形式,共同探索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活动现场设置的"智慧养老体验区",集中展示了智能穿戴设备、远程医疗系统、适老化家居改造等前沿产品。

刘权教授作主旨演讲

教授级高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总工刘权作主旨演讲。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在技术赋能环节,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总工刘权从人工智能视角剖析产业变革。他指出,生成式AI带来的不是渐进式改进,而是堪比电力革命的范式转变。"建议构建'AI+养老'解决方案库,重点突破跌倒监测、认知症干预、情感陪伴等场景应用,同时建立养老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刘权的观点引发与会者热烈讨论。

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则从经济规律出发,提出分级分类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路径。他通过数据模型演示指出,到2035年我国将形成"9073"格局(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这要求建立差异化服务标准、普惠型价格机制和城乡统筹的资源配置体系。

袁瑞军副教授作点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袁瑞军作点评。中新网记者 吕明 摄

金融创新板块成为活动亮点。平安人寿展示的"医养+金融"生态圈,通过整合健康管理、康复护理、保险保障等服务,构建起全生命周期养老解决方案;兴业银行推出的"养老金融数字平台",实现养老金账户管理、适老化产品推荐、遗产规划等一站式服务。这些实践表明,金融机构正从资金提供者转变为养老生态构建者。

科技企业则聚焦生活品质提升。匹克体育展示的智能足弓支撑系统,通过压力传感技术实时调整鞋底弧度;汉特云推出的服务机器人,可完成药品配送、紧急呼叫、防走失监测等任务;元化医疗的管理式医疗模式,将健康管理前置到社区场景。这些创新产品预示着养老服务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袁瑞军在总结点评时强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双轮驱动。他以某养老社区为例:该机构通过光伏发电、雨水回收等技术实现能源自给,同时开设老年大学、组织志愿服务,既降低运营成本又提升居民幸福感,这种"生态+人文"模式值得推广。

据悉,本次活动作为首届海峡养老产业博览会的核心板块,通过搭建跨界交流平台,推动政策制定者、技术提供方、服务运营商、金融支持者形成创新合力。组委会透露,未来将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定期发布银发经济创新案例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