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吕少威)记者今日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该局联合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市财政局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通知》。文件从政策完善、服务优化、机制健全三大维度出发,细化9项具体举措,全面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北京将通过多维度政策支持用人单位稳岗扩岗。一方面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范围,对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的社会组织,参照企业标准享受每人1000元补助政策,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并足额缴纳3个月以上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另一方面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延续实施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同时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机制,动态发布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区工作者、乡村振兴协理员等岗位信息,为毕业生提供集中选岗平台。
在人才引进方面,北京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加大对科创型中小企业引进毕业生的支持力度。通过大学生创业板创业扶持机制,对成效显著的在板企业,其发起人或主要创始人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毕业生引进,核心成员可申请工作居住证。针对青年住房难题,朝阳、海淀、昌平、顺义、经开区等区已陆续出台住宿保障、安居补贴等政策,降低在京生活成本。
为提升就业积极性,北京放宽了招考条件:机关事业单位、地方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岗位,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含当年度)的毕业生开放,不限制工作经历和社保缴纳情况。毕业时间认定以证书落款年度为准,国家有新规定的按新规执行。
北京将实施实习见习计划提升就业能力。通过搭建京津冀大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全年归集不少于1万个实习岗位,为在校生提供优质实践机会。同时加大就业见习岗位储备,全年募集不少于1万个见习岗位,帮助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过渡到职场。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落实教育部“双千”计划,开设百余门培训课程,并实施技能培训评价进校园行动,毕业生自主参加培训可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此外,扩大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规模,通过体验活动、课程教学等形式提升求职技巧。
就业服务延伸方面,北京已在5所市属高校建立就业创业指导站,下一步将扩大覆盖范围,将政策咨询、职业规划等服务送进校园。同时建立北京市就业创业指导师专家库,整合专业力量提供个性化指导。各区还将设立青年就业驿站,为外地来京求职青年提供临时住宿、政策对接等一站式服务。
北京将完善就业困难“一对一”帮扶机制。开展人社局长结对帮扶行动,针对就业压力大的高校组织校园招聘。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及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对低保、残疾等困难家庭毕业生实施“一人一策”,针对性提供3-5个岗位信息。
在线上服务方面,北京将推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张图”,整合就业岗位、招聘会、服务机构等信息,实现“一图通览、一键可及”。同时建设“大学生就业安居一件事”场景,集成就业登记、档案转递、参保登记、补贴申领等事项,实现多事项统一办理。
此外,北京将建立健全青年就业失业监测体系,通过部门数据共享和定期调查,研判就业变化规律,为政策完善提供数据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