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一篇关于细胞生物学的重要研究论文,揭示了弓头鲸异乎寻常的长寿之谜——其长寿可能源于其DNA修复能力的显著增强。这一发现为科学家们探索衰老和长寿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见解。
弓头鲸,作为已知最大且最长寿的哺乳动物之一,其寿命可超过200年,体重也经常超过8万公斤。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它们拥有如此庞大的体型和悠长的寿命,却并未表现出更高的患癌倾向。按照常理,体型越大、寿命越长的生物,其DNA变异的可能性应该更高,从而增加患癌的风险。但弓头鲸却打破了这一常规,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

本项研究成果相关示意图(图片来自论文)。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在这项研究中,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Jan Vijg教授,以及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Andrei Seluanov教授和Vera Gorbunova教授等科研人员,共同对弓头鲸细胞在致癌刺激(如紫外线)下变异为癌细胞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弓头鲸细胞在恶性转化过程中所需的变异数量,比人类的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细胞)还要少。这表明,尽管弓头鲸的DNA容易受损,但其细胞却拥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弓头鲸细胞的DNA双链断裂修复速度和质量均有所加强。此外,科研人员还在鲸细胞中发现了一种与DNA修复密切相关的蛋白。这种蛋白不仅能够增强人类细胞的DNA修复能力,还能延长果蝇的寿命。这一发现为科学家们探索长寿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论文作者在总结中指出,虽然这项研究采用了人类成纤维细胞而非大多数癌症起源的上皮细胞,这可能是一个研究上的局限性。但这些发现仍然有力地支持了一个假说:即DNA修复机制的增强,可能是弓头鲸能够实现超长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一发现不仅为衰老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人类探索长寿之道提供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