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戈壁坚守6年:90后工程师筑就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在新疆海拔1700米的戈壁深处,一座247米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如钢铁巨龙般横亘天地间。90后工程师白林手持游标卡尺,带领团队俯身检查面板焊缝:“0.5毫米的误差都可能影响大坝百年安全。”这份近乎苛刻的较真,源于6年前他初见项目图纸时,面对“世界最高”四个字立下的誓言。
技术攻坚:青年突击队啃下硬骨头
2019年,刚调任大石峡项目的白林面临双重挑战:既要攻克世界级技术难题,又要带好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团队。作为项目团支部书记,他创新推出“N+1”青年培养模式,组建“勇攀技术高峰青年突击队”。当团队成员质疑“何必如此较真”时,他以行业事故案例警示:“水利工程是百年基业,多一分细致就多一分安心。”
在360米长面板施工中,常规设备精度不足的难题横亘眼前。白林带领团队昼夜奋战7个月,成功研制首台施工滑模台车。该设备在趾板施工中的提前应用,不仅为后续面板施工积累经验,更直接创造效益650万元。这把“金钥匙”开启了创新之门:坝后护坡优化节约2560万元,智能筑坝系统年省成本1200万元,无人磅房与碾压系统使施工效率提升25%……6年间,团队累计完成23项创新课题,申报35项专利,节约经费超4000万元,白林个人连续4年荣获“科技研发先进个人”称号。
精神传承:在大坝上播种中国梦
对白林而言,最珍贵的并非数字背后的经济效益,而是精神层面的深远影响。去年项目座谈会上,当地学生问他:“叔叔,世界第一高坝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他回答:“这意味着国家越来越强大。”孩子坚定地说:“我以后也要建这么厉害的工程!”那一刻,白林眼眶湿润:“我们不仅筑起了一座大坝,更在边疆孩子心中种下了中国梦的种子。”
舍与得:用坚守诠释责任担当
6年戈壁坚守的背后,是白林与家人聚少离多的遗憾。他常开导年轻同事:“工作要拼,家也要顾。家庭安稳才能走得更远。”如今大坝主体已巍然耸立,他却选择继续留守,牵头整理技术成果,将6年心血转化为可复制的“软知识”。“我的目标不是个人走多高,而是用能力成就更多人,让中国水电的星火照亮更远未来。”白林说。
戈壁深处,这位青年工程师用“较真”二字,在团队心中刻下“深蹲助跑,未来可期”的奋斗坐标。正如他常说的:“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本报记者 吴铎思 本报通讯员 邓丽娟 卢树庆
《工人日报》(2025年11月17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