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十四五”期间三峡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加速构建

时间:2025-11-18 13:38: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琴

  中新网宜昌11月17日电 题:“十四五”期间三峡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加速构建

  记者 郭晓莹

  据湖北省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最新消息,宜昌至常德铁路(湖北段)已正式启动施工招标程序,预计将于今年底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呼南高铁连南接北的关键节点,该项目将为鄂西地区南下开辟新的高铁通道,进一步织密三峡区域综合交通网络。

三峡船闸船舶通行

船舶有序通过三峡船闸。(资料图)彭强 摄

  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交汇处,既是全国首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也是东中西部物流交换的核心节点。然而在普通铁路时代,宜昌仅通过一条支线铁路与焦柳铁路相连,交通枢纽功能受限。随着“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宜昌全面推进枢纽赋能战略,铁路建设迎来历史性突破。

  2022年6月,郑万高铁的开通运营标志着宜昌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当前,沿江高铁(宜昌段)、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呼南高铁(宜昌段)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井”字形高铁网络雏形初现。这种立体化铁路布局,不仅强化了宜昌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更通过高铁经济带动沿线产业升级。

高铁穿越宜昌城乡

高铁穿越宜昌城乡。(资料图)周星亮 摄

  在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进程中,宜昌创新提出“铁水公空管”五位一体发展模式。通过重点推进4条高铁、4座长江大桥和10条高速公路建设,形成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立体交通网络。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宜昌至张家界高速公路,以及宜都长江大桥、伍家岗长江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通车,枝城港铁水联运码头一期工程、当阳江山贝尔公铁物流园等物流枢纽投入运营,标志着多式联运体系进入成熟阶段。

南津关长江大桥效果图

今年开工建设的南津关长江大桥效果图。宜昌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宜昌市铁路通车里程已达66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748公里。铁水联运体系实现坝上坝下无缝衔接,长江南北两岸高效互通,2024年宜昌港货物吞吐量近1.5亿吨。以“两路两港两铁一管”(江南、江北翻坝高速,茅坪港、白洋港,茅坪、白洋疏港铁路,江南成品油翻坝管道)为核心的三峡翻坝运输体系,正在重塑长江黄金水道的物流格局。值得关注的是,“大分流、小转运”水铁公多式联运项目已通过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验收,开辟的4条铁海联运新通道,使腹舱载货、空空中转等航空货运业务持续扩展。

  据宜昌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预计到今年底,“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将超1600亿元。至规划期末,该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将达67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8万公里,形成覆盖长江经济带、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