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现状与期待:构建更完善的支持体系

时间:2025-11-18 13:51: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史词

实习保障认知存在差异,超六成受访大学生期待学校开设专项课程或讲座——

大学生呼吁构建更完善的实习权益保障体系

实习作为大学生积累职场经验的重要途径,其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在2234份有效问卷中,超六成受访者希望学校开设实习权益保障相关课程或讲座,反映出学生对系统性权益教育的迫切需求。

实习权益知识获取渠道多元化

调查显示,大学生获取实习权益知识的主要渠道包括:

  •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老师(67.91%)
  • 社交媒体平台(46.55%)
  • 招聘网站(43.96%)
  • 企业官方招聘平台(39.35%)
  • 亲友、学长学姐等介绍(38.50%)

仅7.12%的受访者从未主动了解过实习权益相关内容。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胡琳茹介绍,学校通过开设必修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选修课《研究生生涯规划与求职技能指导》,以及每周举办的“周三就业帮”“周四工作坊”等活动,系统讲解实习信息获取、权益维护等实用知识。

实习权益受损现象仍存

<大学生实习场景

尽管多数正规企事业单位对实习生权益保障较为完善,但部分问题仍突出:

  • 39.30%受访者表示保障到位
  • 52.46%遇到部分权益受损
  • 8.24%曾遭遇多项权益受损

四川高校学生毛泽宇的实习经历颇具代表性。他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书面协议未明确薪资标准,仅口头约定工作时长和加班补偿。实际实习中,他常因活动时间不固定而加班,却仅获得餐补而无加班费,更因正式员工失误被克扣薪资。这种“协议模糊、维权无门”的情况,在34.15%对权益“不太了解”的受访者中并非个例。

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劳务关系需重视

针对实习生权益保障,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

  • 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高校需为学生购买实习责任险,严格三方协议签订,规范工作时长和劳动报酬。
  • 2021年教育部等8部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岗位实习须签订统一三方协议,企业需给予适当报酬,禁止收取押金、扣押证件等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自主寻找的非实践教学实习中,因与实习单位不构成劳动关系,权益保障主要依赖劳务合同。民法典规定,双方可约定工作时间、报酬支付方式等内容,即使未签订书面合同,聊天记录等也可作为维权依据。

多方协同构建保障体系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完善实习权益保障体系的期待集中在:

  • 出台更明确的政策法规(62.3%)
  • 加大企业监管力度(58.9%)
  • 提升学校支持能力(51.8%)
  • 强化自身维权意识(47.6%)

清华大学法学专业学生王思语通过学校职业发展沙龙和自主检索维权案例提升法律意识;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李宁淳则因企业完善的协议条款(薪资、工时、加班补偿明确)和团体意外险保障,对实习充满安全感。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徐银香等专家建议,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需形成合力:政府加强监管,高校深化教学改革,企业落实劳动保障制度,学生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平台责任与求职安全提示

BOSS直聘分析师单恭提醒,大学生求职时应:

  • 保护个人隐私,优先在平台内沟通
  • 警惕“低要求高工资”岗位,拒绝入职前收费
  • 观察公司环境,核实业务与职位描述一致性

该平台要求企业明确填写实习薪资范围和时长,实施“三重审核标准”,并对违规行为持续追踪处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毕若旭 程思 实习生 王辰洛 孙子骐 张成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1月17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