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海阳11月16日电 (记者 王娇妮)11月15日,中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暖核一号”正式启动第七个供暖季任务,为山东海阳、乳山两市40万居民送去“零碳暖流”,供热面积覆盖1300万平方米。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中国核能供热技术迈向更高水平。

11月15日,“暖核一号”第七供暖季启动仪式现场。符铎 摄
作为世界首批三代核电机组,山东海阳核电1号、2号机组为“暖核一号”工程提供了核心动力。该工程自2019年在海阳市投运以来,通过利用核电机组剩余热能实现城市供热,并于2023年成功实现从海阳市到乳山市的跨区域供热,成为全国核能供热的标杆项目。
截至目前,“暖核一号”已安全稳定运行六个供暖季,累计输送热量1432万吉焦,相当于节约原煤约129万吨,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6万吨、二氧化硫1.5万吨和氮氧化物1.4万吨,其环保效益相当于1340万棵树一年的碳吸收量,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核能供热技术通过抽取部分发过电的蒸汽作为热源,经过多道独立回路隔离换热后,沿市政供热管网输送至用户家中。整个过程仅传递热量,不涉及介质交换,确保用户端热水与传统供热方式无异,从技术层面保障了核能供热的安全性。

图为工作人员在调节供热系统参数。山东核电有限公司供图
随着“暖核一号”的持续优化,山东核电已攻克大型压水堆核能供热工况下堆机控制精准等5大技术难题,研发出核能热电联产模拟机等6种核心装备和算法,填补了中国大规模核能供热推广的关键设备空白,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前,海阳核电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热电联产核能基地。随着后续机组建成投运,并结合周边地区取暖需求,“暖核一号”计划于2026年为青岛地区提供清洁供暖服务,远期供热能力预计可达2亿平方米,进一步扩大核能供热的覆盖范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