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11月16日电 (黄兴鸿)11月15日,云南省首届“石榴红”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决赛在昆明圆满落幕。来自全省47所高校的100名师生同台竞技,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展现新时代青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理解。
11月15日,一名选手进行精彩演讲。 主办方 供图
本次赛事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省教育厅、共青团云南省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深化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动相关理念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自9月23日启动以来,共吸引全省84所高校的464名师生参与,经过初赛选拔,最终100名选手晋级决赛。比赛设置本科院校教师组、学生组及高职(专科)院校教师组、学生组四个组别,各组别均设一、二、三等奖。
决赛现场,选手们紧扣主题,用真实案例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云南大学学生康汝佳怡以“一根玉米的故事”展开叙述:2024年10月,她在曲靖市宣威市靖外明德小学拍摄纪录片时,发现这所拥有汉族、彝族、苗族等708名学生的学校里,孩子们不仅认真学习,还共同种植玉米、茄子等作物。“离别时孩子送我的玉米,将成为我记录民族团结故事的永恒动力。”她动情地说。
11月15日,“石榴红”杯演讲比赛决赛现场。 主办方 供图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张汉仙分享了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国门小学的暖心场景:身穿“踢出佤山看世界”球衣的佤山少年足球队中,汉族、佤族、傣族等各民族少年在赛场上并肩作战,赛场下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红河卫生职业学院教师王海东则讲述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苗族自治县白云乡医生白俊美的故事——她带领医护人员走遍28个村寨,手绘健康地图守护群众健康。“在云南这片多民族土地上,无数像白俊美这样的人用行动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王海东的发言引发全场共鸣。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句句真挚的话语,让现场观众深受感动,掌声经久不息。11月16日,主办方将为获奖选手颁发奖项,进一步激励高校师生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与传播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