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自然资源部发布《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管理办法》2026年起施行

时间:2025-11-18 22:0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陈海峰

中新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庞无忌) 自然资源部近日正式公布《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与管理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作为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落地应用的核心配套设施,其应用领域已从传统的测绘活动扩展至自动驾驶、灾害监测、城市建设、低空经济等关键行业。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增长,基准站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从2015年的4000余座激增至目前的3.3万余座,建设主体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主导转向商业化经营主体为主,服务模式也从单一测绘基准服务升级为测绘与社会化位置服务并重。

全链条管理框架确立

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办法》共二十三条,从规划、建设、运行到数据管理全链条构建监管体系。办法明确要求基准站建设需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建设主体多元化趋势,办法细化了备案管理流程:单个基准站建设需向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跨省级行政区域建设则需向自然资源部备案;涉及国家秘密的备案信息须按涉密信息管理要求提交。

数据安全分级管理强化保障

在数据管理方面,《办法》创新提出分类分级管理制度,要求建设单位、运行维护单位及数据使用单位建立全流程数据安全保障制度,依法采取技术加密、访问控制等保密措施。针对涉密数据,办法明确规定需按照涉密测绘成果管理要求执行,并要求相关单位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为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利用,办法还鼓励建设单位依法开展数据产权登记、流通交易等活动,推动空间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北斗系统应用生态持续完善

业内专家指出,该办法的出台将有效规范基准站建设运营秩序,为北斗系统在交通、农业、大众消费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提供制度保障。随着3.3万余座基准站形成全国一张网,其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自然资源部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办法宣贯培训,指导各地落实监管职责,确保基准站建设运行与数据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