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波10月30日电(张斌 骆泽明)‘阳明心学并非束之高阁的典籍智慧,而是能为企业家决策、青年成长及企业治理提供实践指引的‘精神指南’。无论是商业抉择中的道义坚守,还是个人发展中的自我认知,亦或是产业转型中的管理升级,阳明文化都能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精神资源。’10月30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德峰在浙江宁波举办的2025阳明心学大会上,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释了阳明文化的当代价值。

10月30日晚,2025阳明心学大会宁波活动在阳明先生出生地余姚启动。张斌 摄

10月30日,‘阳明心学与当代中国’·王德峰专场活动在余姚举行。张斌 摄
作为本届大会的核心环节,2025阳明心学大会于10月底在浙江宁波余姚与绍兴两地联动举办。其中,宁波活动在阳明先生故里余姚启动,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阳明心学专家学者、全国阳明史迹保护研究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及海内外文化爱好者参与。同日举行的‘阳明心学与当代中国’专场活动中,王德峰教授以‘哲学王子’的独特视角,结合现实案例深入解读了阳明文化的时代意义。
针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挑战,王德峰指出:‘当代企业家走出国门开展合作时,需在商业往来中坚守核心原则。阳明心学强调的‘致良知’,要求企业家以道义为底线参与国际竞争,既不盲目追逐短期利益,又能通过文化认同建立商业自信。这种自信源于我们本有的良知底色,是中华文化赋予企业的独特优势。’
面对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趋势,王德峰为年轻人提供了发展建议:‘新兴产业的崛起为青年提供了广阔舞台,但个人成长更需人文素养的支撑。阳明心学倡导的‘回归本心’,能帮助年轻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标准中保持清醒,通过内在良知的指引建立坚定的人生方向。这种自我认知能力,是应对未来挑战的核心竞争力。’
在回应企业管理与产业转型问题时,王德峰以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为例:‘中国企业管理常陷入‘重制度轻人文’的误区,而阳明心学‘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帮助企业家重新审视员工价值。通过激发每个人的主动性,企业不仅能提升凝聚力,更能形成超越制度约束的良性发展生态。此外,健康的资本行为同样需要‘良知’指引,投资应着眼于中国经济长远未来,而非短期投机。’
谈及阳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王德峰认为:‘在东亚文化圈,阳明文化具有天然共鸣。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儒家精神复兴、日本稻盛和夫‘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都是阳明智慧的间接体现。文化传播无需强行灌输,当其他国家发展需要精神资源时,自然会产生‘心向往之’的吸引力。’
活动现场互动环节中,王德峰的解答引发听众热烈反响。这位被誉为‘哲学王子’的学者,用通俗语言将深奥哲学转化为实践智慧,为阳明文化的当代转化提供了全新视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