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中国建成全球首座钍基熔盐实验堆,引领第四代核能革命

时间:2025-11-19 04:35: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欢

中新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型核能系统的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已成为保障能源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中国在这一领域再次取得里程碑式进展——由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建设的全球首座钍基熔盐实验堆,不仅实现了技术自主可控,更开创了核能利用的新范式。

全球首座运行中的钍基熔盐堆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位于甘肃民勤的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TMSR)近日成功实现钍铀核燃料转换,首次获取钍元素入熔盐堆运行后的关键实验数据。这一突破使中国成为全球唯一运行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国家,初步验证了熔盐堆核能系统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钍基熔盐实验堆堆厂房大厅

钍基熔盐实验堆堆厂房大厅(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物所 供图)

作为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代表,熔盐堆采用高温熔盐作为冷却剂,具有固有安全、无需水冷、常压运行和高温输出等显著优势。该技术路线完美契合中国钍资源储量丰富的国情,更可与太阳能、风能、高温熔盐储能、制氢及化工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多能互补的低碳能源体系,为能源安全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核心设备实现100%国产化

2011年,中科院启动“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由上海应物所牵头攻关。项目依托中科院体系化优势,迅速组建国际一流研发团队,联合近百家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攻克了实验堆设计、关键材料研发、设备制造及安全验证等技术难题。

钍基熔盐实验堆堆本体吊装

钍基熔盐实验堆堆本体吊装现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物所 供图)

经过十余年攻关,项目实现从实验室研发到工程验证的跨越:实验堆整体国产化率超90%,关键核心设备100%自主可控,供应链完全自主,标志着中国已形成完整的钍基熔盐堆技术产业链。

2035年目标:百兆瓦级示范工程

项目时间线显示:2017年实验堆选址甘肃民勤;2020年开工建设;2023年6月获运行许可证并实现首次临界;2024年6月满功率运行(出口温度达650℃);9月获全球首个实验堆加钍实验特许;10月完成世界首次熔盐堆加钍实验,建成熔盐堆与钍铀燃料循环研究平台。

钍基熔盐实验堆航拍图

钍基熔盐实验堆航拍全景(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物所 供图)

目前,研究团队正围绕加钍后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系统研究。该实验堆的建成与运行,为“实验堆-研究堆-示范堆”三步走战略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率先实现钍基熔盐堆工业应用提供了核心科技支撑。中科院上海应物所表示,下一步将联合能源领军企业,共建产业链生态,目标2035年建成百兆瓦级示范工程,加速技术迭代与工程转化,为国家开辟安全可靠的钍基能源发电新路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