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11月18日电 (张雪盈) 11月18日,湖南省在长沙召开“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披露数据显示,五年来,湖南省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81.98万人次,流浪救助38.75万人次,医疗救助2779.28万人次,教育救助2945.21万人次,住房救助129.14万户次,高质量发展成果持续惠及困难群众。
“十四五”期间,湖南连续五年将“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列为重点民生实事,城乡低保最低指导标准分别提升至每月740元和485元,较2020年增长48%和45.65%;残疾人“两项补贴”省级指导标准提高53.8%;散居和集中养育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增至每月1200元和1700元,增幅达26.3%和25.9%。
湖南已构建覆盖低保、特困人员,并向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截至目前,全省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76.78万人、特困人员37.97万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19.38万户、55.66万人,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湖南出台《湖南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若干规定》,推进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2024年以来,全省新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36处、面积14.17万平方米,出台60余项养老服务政策制度。通过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和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省建成养老服务机构1756所、机构养老床位19.28万张,“十四五”期间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从51.4%提升至74.5%。此外,新增城乡养老设施4923个和7913个,城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100%和64.4%,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6.5万户,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7万张、老年助餐点3615个,日均服务20余万老年人就餐。
湖南基本建成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将0.7万名孤儿、3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2万名留守儿童、70万名流动儿童纳入国家保障范围,累计开展关爱活动12万场次。同时,聚力打造“湘当有爱”慈善品牌,“十四五”期间累计募集款物约150亿元,慈善援助超3000万人次。
湖南将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殡葬服务制度,优化养老服务网络,加快构建覆盖全体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民政服务体系,确保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