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10月29日电(时文枝) 10月29日,云南食药同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会在昆明隆重举行。来自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等2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产业政策解读、科研成果转化及产品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索云南食药同源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作为中国生物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云南素有“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该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900万亩,产量、农业产值等核心指标连续六年位居全国首位,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产业集群。近年来,云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传统食药同源智慧与现代健康理念相结合,通过开发药膳、功能性食品等创新产品,推动特色农业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翔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云南省大健康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该校已将食药同源理念全面融入课程体系建设。通过与科研机构、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已培养超过3000名专业人才。他强调:“未来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在产品研发、标准制定等领域与各方协同创新。”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海燕指出,本次研讨会搭建了跨领域协作平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该院将依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等平台,联合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力争三年内培育10个以上年产值超亿元的食药同源大单品。
在政策解读环节,云南省科学技术院生物中心主任徐磊详细阐释了《云南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关于食药同源产业的支持措施。她特别强调:“科技型企业应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重点突破药膳标准化生产、特膳食品开发等技术瓶颈。”
会议期间达成多项重要合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分别与云南省公共营养师协会、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建“科研-教学-行业”协同创新中心;云南食药同源产业联盟正式发布《中医食养昆明倡议》,并启动“十大药膳”遴选活动,旨在挖掘民族医药膳食文化精髓。
为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云南省第二十二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营养配餐员竞赛同期举办。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80余名选手通过理论考试与实操比拼,最终决出“云南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竞赛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此类赛事将持续推动食药同源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云南食药同源产业进入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新阶段。随着系列合作协议的落地实施,云南有望在三年内建成全国领先的食药同源产业示范区,为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新样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