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愿为解压疗愈买单,万亿级心灵市场加速崛起
当“悦己经济”升级为“疗愈刚需”,从LABUBU潮玩到零接触咖啡店,从数字宠物到沉浸式主题空间,情绪价值产业正以年均12%的复合增长率重塑消费版图。据《情绪消费崛起:2025年市场格局与未来走向》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万亿元,成为消费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在重庆两江新区数字产业园,00后工程师刘畅的手机里存着20多个解压玩具购买链接。“捏捏乐的咯吱声比加班代码更治愈。”这种情感需求正催生新消费浪潮:Jellycat互动式下单、LABUBU盲盒、DIY手作工坊等潮玩品类持续破圈。
重庆龙湖西苑的彭靖轩收藏了全套LABUBU系列玩偶,“这些有个性设计的IP产品带来的成就感,远超物质占有。”数据显示,毛绒玩具、香薰、数字头像等情绪载体商品中,盲盒的悬念感、手作的成就感驱动着Z世代持续付费。重庆大坪龙湖时代天街卡游门店周末日均客流破千,月销超百万元,其负责人透露:“我们通过卡牌比赛构建社群,让消费从产品延伸至社交场景。”
20米高的机械“世界树”贯穿重庆光环花园城四层空间,6米高的LABUBU坐镇“森林基地”——这座国庆开业的16万方商业体,凭借沉浸式场景设计成为网红打卡地。据重庆市商务委监测,今年前三季度体验式消费商户销售额同比增长35%,远超传统零售业态。
在戴家巷悬崖步道,改造后的吊脚楼群变身创意集市。90后店主王雨桐的手作工作室日均接待2000人次:“年轻人来这儿买的是江景与老巷记忆的双重体验。”十八梯新式茶馆推出的“山城雾语”特调茶,将山水意境融入饮品,日均销量400杯,月利润近3万元。美心红酒小镇通过免费围炉煮茶、8D舞台直播等创新项目,实现暖冬消费季客流激增。
“情绪消费是社会心理需求与消费升级的双重映射。”重庆工商大学研究员莫远明指出,该领域需与科技、文旅深度融合,通过技术赋能打造新引擎。重庆光环购物公园运用大数据分析年轻消费者偏好,将自然生态与商业空间融合后,整体销售额提升25%。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认为,情绪经济将推动国产品牌从价格竞争转向差异化创新。工信部专家盘和林建议,企业可通过“IP+智能化”拓展细分领域,如开发具备情绪识别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但莫远明也提醒,当前行业存在定价混乱、非理性消费等风险,亟需完善政策监管体系。
(数据来源:《2025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重庆市商务委监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