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山西榆社“五个一点”模式:破解欠发达农村养老困局新路径

时间:2025-11-20 00:11: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于晓艳
山西榆社农村养老服务驿站实景

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帅 摄

中新网晋中11月19日电 (高雨晴)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双重挑战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难题如何破解?山西省榆社县通过创新实践“五个一点”资金保障机制,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在晋中市辉煌“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榆社县委副书记、县长谭国栋透露,该模式已实现95%行政村养老服务覆盖,老年人满意度达98%以上。

老龄化与经济约束下的双重困境

作为省级重点帮扶县,榆社县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1.4%,农村常住人口中老年群体超过85%。面对财政收入有限、集体经济薄弱的现实,传统养老模式难以为继。“过去尝试过多种方式,但资金缺口和可持续性始终是核心难题。”谭国栋坦言,经过三年实践探索,最终形成“财政支持一点、集体自筹一点、个人负担一点、自力更生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多元化筹资机制。

五维资金保障体系破解运营难题

在财政投入方面,榆社县近三年累计安排12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养老服务驿站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引导各村统筹光伏收益等集体资金900余万元,覆盖厨师、保洁等岗位工资及水电气暖等日常运维费用。个人分担层面,按照每人每天10元标准收取服务费,涵盖助餐、助医、助浴等“七助”服务,并允许老年人通过参与“小菜园”耕种、帮厨等方式抵扣费用。

社会力量参与成为重要补充。当地通过建立“乡贤助力基金”,发动企业、爱心人士捐赠物资,三年来累计接收社会捐助超300万元。这种“政府主导、集体支撑、个人参与、社会协同”的模式,既减轻了财政压力,又增强了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

全链条服务机制保障养老质量

除资金保障外,榆社县还构建了三大运行机制:通过“低龄助高龄”实现抱团互助,依托乡镇卫生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在养老驿站开设社区食堂提供平价餐食。目前全县已建成162个居家养老服务驿站,配备助餐点、康复室、日间照料中心等功能区,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

“现在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医生定期上门检查,还能和老伙计们下棋聊天。”72岁的村民张大爷对养老服务赞不绝口。数据显示,该模式实施后,农村老年人孤独感下降67%,医疗支出减少42%,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可复制经验助力乡村振兴

谭国栋表示,榆社模式的核心在于“小切口解决大问题”,通过精准测算成本、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服务可及性与财政可承受性平衡。目前该经验已在晋中市11个县区推广,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样本。随着数字技术融入,榆社正探索“智慧养老”平台建设,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老年人健康数据,推动养老服务向精准化、智能化升级。

(完)